天時地利人和看鼠年

陳仲謀醫生 | 2020-02-04
這個鼠年肯定是困難重重,大家要做好心理準備,熬過艱難的日子。(資料圖片)

今天是2月4日,農曆立春,筆者在此恭祝各位讀者鼠年身體健康。近日多位玄學家都紛紛預測香港的流年運勢,意見分歧,但殊途同歸,都指出當中「禍福相倚」。筆者則是以心理學的角度,去推測市民未來11個月的精神情緒狀況。

筆者雖然受科學訓練,但對民間智慧及中國傳統文化極為尊重,認為他們很有參考的價值。對上3次的庚子鼠年,在中國歷史上都烙印着人民傷心的痕跡:1840年,鴉片戰爭,英國徹底擊敗清帝國,迫令割地賠款;1900年,義和拳亂(又稱庚子拳亂),八國聯軍攻陷北京,火燒圓明園;1960年大躍進,中國連續幾年饑荒,餓死的人不計其數。2020年中國所面對的挑戰,其艱險苦困可能不遜於前者。香港在1997年回歸祖國的懷抱,中港已經成為「命運共同體」,2003年的SARS攻擊,兩地攜手合作,成功阻止病毒蔓延,就是一個證明。現在新型病毒重施故伎,大家切勿埋怨對方,而應該通力合作,共渡時艱,因為我們是同坐一條船。

支援前線醫護人員

老鼠排在12生肖之首,很多人都大感困惑,好事者作出不少臆測。其實,子時是晚上11時至凌晨1時,是宵小最為活躍的時候,這就是所謂「鼠輩橫行」的真正意義,亦是人類作為受害者最痛苦的時刻。

陰陽五行,術數讖緯,當然是虛妄的事,歷史循環不息,就可以作為殷鑑。為今之計是香港市民積極響應政府的呼籲,拋開成見和以往的分歧,拆毁壁壘,暫時把恩怨放低,槍口一致對準共同的大敵──新型冠狀病毒。

在天時上,12月到3月是北半球流行性感冒的高峰期,香港人都有心理準備,現在多了一種病毒的威脅,我們可以用「阿Q精神」積極面對,抱着「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的勇氣。筆者又大膽假設,「反送中的暴力示威者」對病毒的傳染威力和殺傷性會有所忌憚;防暴警察也可能有相同的顧忌,執勤時使用的武力也會有所克制。希望對立雙方的原則,會在新病毒的陰霾籠罩下,被暫時掩蓋,讓大家有空間安頓思緒,平心靜氣來想想,解決香港內部種種問題的可行方案,這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甚至可以因禍得福。這當然是筆者一廂情願的想法,希望老天爺憐憫。

在地理上,香港是一個國際大都會,海陸空交通四通八達,人物薈萃,資訊無阻,在世界任何地方發生的事物都會有「蝴蝶效應」,何況是暫時仍然無藥可醫治的新型冠狀病毒,前幾年來自中東、以駱駝為傳染媒介的「中東呼吸綜合症」(MERS)便是一個好例子。只是MERS遠在千里之外的中東,而新SARS則近在咫尺,和香港簡直是零距離。在中國心臟地帶的武漢是交通的樞紐,在此源起的全新病毒早已散播各地是不爭的事實,香港自然難以置身事外。中央政府已果斷下令武漢「封城」,而特區政府仍然優柔寡斷,三心兩意。其實,全面「封關」未必能完全切斷病毒的傳入,但會給市民一個好印象:政府決心阻截病毒在港散播,並將市民的福祉放在第一位,凌駕任何問題,包括政治的盤算。這樣全港700萬人才有信心配合政府的抗疫行動,而少數人想從中漁利、攫取政治本錢的機會就必定大大減少。

所謂:「天時不及地利,地利不及人和。」「天時」我們無法改變,等到五月天,氣溫升上至30度,病毒自然會受制(如果一如SARS)。「地理」上,香港是中國的南大門,人流和物資往來頻繁,也是不能改變。「人和」是應付困難的重中之重,確實是成敗得失轉變中的關鍵,而其中的核心,必然是提高市民的心理素質。

首先我們要關心防守在前線的醫護人員,有關當局必須盡量滿足他們的要求,特別在裝備和財政上的支援,切勿厚此薄彼。十幾年前,SARS奪去了299個香港人的生命,其中包括多位醫護人員。他們在SARS一役中表現卓絕,贏得掌聲和稱讚。可惜,現在他們的士氣成疑,還醞釀罷工。這種不幸的形勢,多少涉及政治轇轕,但主要由於醫管局多年的積弊,未能高瞻遠矚,遇到突發災難,當然是會措手不及。我建議政府立即介入調停,挽回醫護人員的士氣,相信市民的寶貴生命,不會比「止暴制亂」的重要性低。

至於普羅大眾在災難中承受的壓力比一般想像更大,因為他們一方面要擔心社會運動帶來經濟收縮所引起的失業潮,現在病毒來勢洶洶,百業蕭條,迫在眉睫。在新病毒的疫情未公開時,港大醫學院的梁卓偉教授在他負責的研究報告中指出,20%市民有機會患上情緒病,當今「大難」臨頭,持份者大多相信這個數字必然會有增無減。

運動社交樂觀面對

至於香港會否疫症大爆發,像開埠初期鼠疫為患,市民傷亡枕藉,現在言之尚早。不過,西諺有一句話說得好:「作最好的準備,也要做最壞的打算。」換句話說,市民要做好各種防疫的措施,面對「大難」便不需要驚惶失措,保持平常心至為重要,還要繼續正常的起居作息。

康文署宣布暫停開放所有康樂體育設施,每年一度的「渣馬」也被迫取消,最重要的賽馬活動也受到限制。港人心情沉重的地步可想而知,加上經常戰戰兢兢,戴上口罩,出入消毒,壓力可能達到「臨界點」,無疑會造成難以估計的精神創傷,釀成PTSD(創傷壓力症)、適應性情緒障礙(Adjustment Disorder)、抑鬱和焦慮症。所以,部分市民可能在新疫症中不是感染病毒,而是「鬱到病」。

面對防疫和抑鬱的兩大矛盾,筆者建議大家採取折衷的辦法:

一是約同三五知己到郊外遠足,享受陽光的溫暖,欣賞清風明月,最重要是呼吸大自然清新空氣。

二是在適合的場地做「帶氧運動」,例如在空曠地方騎單車、跑步和急步行。總言之,我們無論在任可情況不,都不能放棄運動和社交。

還有,全港市民在逆境中應保持信心,在四面楚歌中,雖然有重重壓力、迷惘、失落,但對前景要懷抱積極的信念,及堅定不移的樂觀正向思想和態度。

這個鼠年肯定是困難重重,大家要做好心理準備,熬過艱難的日子,希望盡快能「守得雲開見月明」!

撰文:陳仲謀醫生_香港精神健康議會召集人、香港精神健康促進會主席

 

[信健康] 捍衛健康非難事,精神健康要留意!【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