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恐慌隨疫症蔓延

蘇瑞雯 | 2020-02-14
作品《破繭而出》,寓意香港人最終可以克服逆境,從混亂中一步一步走出來。(作者圖片)

「2盒,謝謝!」

這句潮語,恐怕是近來香港人在社交媒體上說得最多的一句話。無論是家庭或朋友群組,不再閒話家常,響個不停的都是搶購口罩、搓手液、酒精噴霧、漂白水等訊息。沒想到消毒用品搶風未完,「盲搶炎」風潮卻伸延至大米、即食麵,甚至是廁紙!人心惶惶,已達沸騰。

筆者不敢笑這股「盲搶炎」,因為我和很多香港人一樣,也因為口罩不足及無法購入足夠消毒用品而坐立不安。每天出門倒數口罩,戴上口罩走遍區內超市藥房,最後購物袋內仍是空空如也,頓感失落、不安。

藝術創作減焦慮

香港人有這種強烈焦慮的感覺,是因為我們回想起2003年沙士一疫,失去了299條寶貴的生命,很多家庭更因此變得不再完整,那是香港人的一段集體創傷!更何況,今天香港人對政府的信任程度遠遠低於當年,所以引發出一股更加強烈的憂慮與不安情緒,是可以理解的。

人類在遇到突發事件或危險環境下,大腦會釋出訊號、產生憂慮感,目的是讓大家提高警覺,作出防衞意識。只是如果當這種憂慮感愈加強烈,甚至影響日常生活,如導致寢食不安,無法集中精神,甚至情緒轉差時,那便要注意了,因為過度的憂慮會影響人的免疫系統。當我們面對病毒仍然未有藥物可控之下,除了戴口罩減低受感染風險外,如何減低焦慮、提升免疫力,同樣重要。

作為一位表達藝術治療師,我不敢教導讀者如何抗疫,但是可以建議大家透過藝術創作來紓緩憂慮的情緒。藝術創作的過程,某程度其實是鼓勵大家去「玩」,在這個「玩」的過程中,不單可以產生快樂感覺,也可以令人鎮定神經系統、分散注意力(不再過分憂慮於沒有口罩的陰霾下)、釋放壓力,甚至通過創造過程來提升自尊心及自我感覺良好。謹記沒有口罩的日子,不是世界末日,如非必要,大家一起減少外出,多留在家,然後利用時間,和家人小孩一起進行一些簡單的藝術創作,給自己一個平靜內心的機會。

看見「表達藝術」或「藝術創作」一詞,大家不要以為是高不可攀的事情,其實家中任何可用物件或材料,都可以成為一件藝術作品。抗疫期間,筆者留在家中的時間也多了,在家中不停上網搶購口罩也令自己緊張起來,於是決定暫時放下手機,找來一個月餅盒蓋,在上面鋪上一張白畫紙,再放上一粒波子,然後加上喜愛的顏料在波子上,隨意擺動盒子,讓波子在畫紙上自由流動畫出不規則的圖案。完成作品後,當我看着作品,那感覺就如同香港現在的狀況般混亂,但是我對香港人有信心,我相信最終一天我們可以克服逆境,從混亂中一步一步走出來,於是我為這幅作品起了一個名稱《破繭而出》。

日本一間小藥房的口罩被搶光了,店員在門外貼上這首詩:「沒有停不了的雨,天必會放晴。相爭不足,共享有餘。」我相信香港人,相信我們可以一起共渡時艱、成功抗疫。

作者為註冊藝術(表達藝術)治療師(ANZACATA)

[email protected]

 

[信健康] 恐慌焦慮不安? 健康貼士派上用場!【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