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心抗疫 你問我答(二)

譚仲豪醫生、林永和醫生 | 2020-03-19
市民應時刻保持個人及環境衞生,減少外出及社交活動,避免前往人多擠迫、空氣流通情況欠佳的公眾地方,盡自己本分遏止病毒傳播。(法新社圖片)

2月20日,本欄刊出〈齊心抗疫 你問我答〉一文,解答了大眾對新冠肺炎的常見疑問,不過,鑑於新冠肺炎持續,並且在世界各地大爆發,現時全球已超過19萬人確診,7000多人死亡,我們希望繼續解答大家關於新冠肺炎的問題與憂慮。

問:回暖的天氣能否阻止新冠肺炎的疫情發展嗎?

答:雖然從證據上來看,我們明白新型冠狀病毒與流感同樣都是以飛沫及接觸方式傳播,以及文獻亦曾顯示帶有病毒(如普通感冒和流感病毒)的飛沫於較高的氣溫和濕度中較難長時間停留在空氣中,使傳染病於和暖的季節中較難廣泛傳播,而2003年的「沙士」冠狀病毒(SARS-CoV)疫情的確曾於7月份結束。但從中東呼吸綜合症(MERS-CoV)的研究分析中,科學家並沒有明確發現疫情受季候轉變的影響。

因此,新型冠狀病毒疫情能否於天氣回暖後改善仍言之尚早,而病毒的傳播性亦取決於天氣以外多種其他因素,例如人群聚集能使病毒更有效地人傳人(從本港首108名患者分析中,我們發現八成患者來自人傳人的群組感染個案:有22個家庭群組、3個與聚餐有關的群組、3個與工作有關的群組,以及一個累計18人的大型佛堂感染群組)。

究竟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染性有多高?港大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醫生曾指出,近日與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檢視了本地首23位患者入院時體內的病毒量,發現一滴芝麻般大小的口水已含有10萬粒病毒,而入院14甚至21天後,病毒仍被發現存活於人體內。加上大眾對新型病毒欠缺抵抗力,只需極小量的病毒已能致病,風險不容忽視。

因此我們不應只「聽天由命」,時刻保持個人及環境衞生,減少外出及社交活動,避免往人多擠迫、空氣流通情況欠佳的公眾地方,盡自己本分遏止病毒傳播。

長期病患風險大增

問:受到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誰較容易引發嚴重病情?

答:從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於2020年2月17日發表的數據分析,我們得知受感染後年長病人較容易引發嚴重病情(例如80歲或以上的患者死亡率可高達14.8%,遠遠高於報告中的整體死亡率2.3%)。而港大醫學院近日亦有發表報告,指70歲以上年長人士的感染率和死亡率是平均的3倍,以及肺炎病毒於長者的影響和整體嚴重性是平均的9倍。此外,另一份由鍾南山團隊於2月27日發表的分析報告,更詳盡說明新型冠狀病毒患者可因同時患上長期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乙型肝炎、慢性阻塞性肺病、慢性腎病及癌病)引致倍增的重症風險(例如癌病患者比健康人士的風險增加3.5倍,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風險增加2.6倍,以及糖尿病/高血壓病患者的風險增加60%)。

由此可知,於嚴峻的疫情中,長期病患者及長者應比平時更要小心照顧自己的起居飲食,需要使用長期藥物的患者勿忘遵從醫生指示用藥以好好控制病情,盡量避免到人多擠迫的地方,以及注意個人和環境衞生以減少感染風險。仍有吸煙習慣的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更應考慮趁機戒煙、接種流感疫苗及肺炎球菌疫苗,令自己的身體時刻保持最佳狀態(以上問題由譚仲豪醫生作答)。

問:有人在居所附近被隔離或確診,該做什麼來減低感染風險?

答:應要注意以下數項:

一、密封人流多的地方如升降機、大堂、郵箱、樓梯間、公用垃圾桶為高危地方;

二、出外戴口罩、不要用手摸口罩外層,若真的摸了,便要用酒精搓手液潔手或洗手;

三、未潔手前切勿捽眼、摸口鼻,尤其是在街上;

四、回家後洗手、洗面、洗眼鏡,清潔手機,衣服、鞋子不要帶入睡房或大廳。換件「屋企衫」,不再外出便洗澡;

五、除非肯定對方沒呼吸道疾病或外遊等感染風險,否則便不要除下口罩近距離地接觸或交談。若已戴口罩及注意手部衞生,同處一室亦不用擔心;

六、不要面對面跟朋友吃飯,最好平排坐,吃完飯戴回口罩才交談。吃外賣、用自己的餐具更「穩陣亅;

七、身體有不適便要及早求醫,並在期間戴口罩;

八、留意家居衞生、渠口有沒異味,厠所要蓋板後沖厠,每星期於廁所渠口注入半公升水,建議及早安排合資格工程人員檢查及維修渠道、抽氣扇等;

九、留意有關受檢疫及確診人士的居住資料,但不要歧視和排擠他們,自己做好合理的預防已足夠。

避免把事件災難化

問:專家叫我們不要鬆懈,世界各地都有大爆發,愈來愈多人死,又未知疫症幾時會過去,令人經常感到很驚慌甚至有些絕望,怎辦?

答:疫情仍在蔓延中,加上各種變數,確實難以推測疫症將如何發展,但只要做好個人預防的本分(參考上題八項防疫要點),減少自己和身邊人受感染,做到問心無愧,便不用想太多。我們仍大有機會堵截病毒的傳播!

專家叫我們不要鬆懈,不是想製造恐慌,只是在提醒大家,就好像面對考試時老師叫我們盡力般。如果經常感覺不安、無助,那麼你便可能累積了過多焦慮、抑鬱、憤怒等負面情緒。嘗試減少接收負面資訊,避免將每件事都災難化,從多角度去思考。這時期其實也有不少正面的資訊,例如人與人的互助、陸續有人康復、醫學研究有突破等;也有家庭在這時期改善了關係,孩子停課不停學,甚至學會並幫手做家務。

假若情緒、睡眠持續受影響,可先跟家人傾訴,也可約見你相熟的家庭醫生,一起面對你的各種憂慮和不適(以上問題由林永和醫生作答)。

www.hkcfp.org.hk

撰文: 譚仲豪醫生、林永和醫生_香港家庭醫學學院

 

[信健康]捍衞健康非難事,新冠病毒要留意!【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 

 

相關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