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下的「不聞」

劉展宏醫生 | 2020-03-30
根據一份從英國鼻科學會的函件,發現相當多南韓、中國及意大利的新冠肺炎患者都出現嗅覺下降的症狀,德國有三分二患者失去嗅覺,南韓則有三成患者有此現象,而在伊朗、美國、法國及意大利也發現急劇新增了大量只有嗅覺下降而沒有其他病徵的病人。

面對近來的疫情,相信很多人都不容易過。疫情改寫了生活,且要活在惶恐中,大家都難以看到事情的盡頭。隨着確診的病例與日俱增,社區的風險變得愈來愈大,隱形病例的機率也增加,其中有幾類醫生已經被公認為高風險,如家庭科、急症科、兒科、呼吸科、眼科及耳鼻喉科,特別是我們耳鼻喉科每天不斷接觸病人的鼻和喉嚨,過往與最近的經驗都說明了我們容易受到感染,因此不少同行已經盡量減低風險,例如減少開診、避免不必要的檢查和加強工作的保護裝備。

一直以來,在防感染措施中,醫護人員都慣用一套簡稱FTOCC的篩選方法,即Fever(發燒)、Travel(外遊)、Occupation(職業)、Contact(接觸)、Cluster(感染組群)。在疫情初期,這些篩選似乎很奏效,不過當疫情已發展到瀕臨不能受控的大流行時,這類方法是否能識別到隱形患者?儘管FTOCC的五大元素仍然缺一不可,但除此之外是否有其他線索能幫助我們找出患者?

最新發展是美國耳鼻喉科頭頸學會建議,考慮以沒有鼻炎下的「嗅覺下降」或「味覺受損」去識別隱形患者。這呼籲是根據一份從英國鼻科學會的函件,發現相當多南韓、中國及意大利的新冠肺炎患者都出現嗅覺下降的症狀,德國有三分二患者失去嗅覺,南韓則有三成患者有此現象,而在伊朗、美國、法國及意大利也發現急劇新增了大量只有嗅覺下降而沒有其他病徵的病人。一般而言,失去嗅覺的最常見的原因是上呼吸道感染,但並非所有感染都會引致這種病徵,因為不是所有病毒都會破壞嗅覺神經細胞,只有小部分人傷風感冒後才會經歷嗅覺盡失。因此初步推測這種新型病毒比較容易破壞嗅覺細胞,進一步的數據將有助學術界去繼續探究,而現階段我們也不能對這類表徵的病人掉以輕心。

作者為耳鼻喉科專科醫生

 

[信健康]新冠肺炎易損嗅覺味覺?醫生資訊要留意!【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