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疫情中的學習與成長

莊勁怡醫生 | 2020-05-12
身心健康的市民應對疫情都會感到吃力,而情緒病患者更不能幸免。(彭博圖片)

香港的疫情由1月21日確診首宗個案開始至今已逾3個半月,香港市民的心情恍如過山車般起伏不定。康文署於3月11日逐步開放部分室內康樂場地及文化設施,原以為疫情漸見曙光,怎料歐美疫情大爆發,世界衞生組織宣布2019冠狀病毒肺炎列為「全球大流行」。康文署設施3月底再次關閉,直至近日,本地新冠肺炎連續多日零確診,康樂設施才陸續恢復開放。雖然如此,但疫情結束之日似乎仍是遙遙無期。香港市民的失望、失落、焦急、恐慌……就像翻轉了的五味架,百感交集。從外看來,市民就是繼續安守家中,但內心的感受、情緒和想法便需要一點時間、一點指引去好好梳理。

與其說新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是全球公共衞生「問題」,不如先把它視為全球公共衞生、抗疫能力「大挑戰」。

把問題變為挑戰

這「大挑戰」是多方面的。在公共衞生方面,政策的制訂速度、執行能力、預計成效的準確程度、向廣大市民解釋政策的清晰程度等,是大挑戰。

對醫療系統方面,公私營的醫院或診所的應變力、執行防感染措施的能力、醫護團隊合作度、向世界各國搜購抗疫物資的網絡,也是大挑戰。

在家庭方面,挑戰更是不在話下:以往外出工作的,現在多留在家中工作,日常接觸見面多了,有些家庭成員之間的溝通及互動多了,感情更好,但亦有些家庭多了摩擦和爭執。如果家中有小孩的,在疫情停課期間,需要網上學習和交功課,家長便要同時擔當助教的角色,也令家長叫苦連天。對個人來說,每人也忙着多方面適應,心理的壓力可想而知。筆者上回談及其中一個方法是參考孔子《論語》所提及的「君子求諸己」(見3月12日),即是聚焦自己能改變的事情,努力做好自己,學習成為心理學上的「內控者」(Internal Locus of Control)。

先了解自身狀態

近年,教育界不時引用德國社會教育家森寧格(Tom Senninger)的學習區模式(The Learning Zone Model, 2000)來指出人如何評估學習者的狀態,並創造有效的學習環境,促進成長。在森寧格的學習區模式中,學習者可以有3種不同的狀態:舒適狀態(Comfort Zone)、學習狀態(Learning Zone)和恐慌狀態(Panic Zone)。

舒適狀態的重點特色是「熟悉」而並不一定「舒適」,在這狀態中,雖然不能學習新事物,但可以安全地思考及應用已有的經驗及知識,以舊有的方式應對。在學習狀態中,學習者會好奇探索,發現新知識,掌握新技巧,並了解自身的能力與限制。但是,當挑戰過大,驚恐和擔憂的情緒及負面想法便會把人推向恐慌狀態,未能有效學習。

疫情初期有太多不確定性,網絡上及社交媒體資訊真假難分,市民難免在恐慌中,因為「擔憂」而過度購買日用品及防疫用品,亦因「害怕」錯過資訊,每收到新訊息,尤其是寫着「請廣傳」的,也例必轉發。這些行為反映人對未知的疫情發展的焦慮。然而,隨着時間過去及親友之間互相提醒,現時轉發虛假訊息的情況已漸見改善。

恐慌漸退,就是有利學習的時機。先了解自身狀態,再反思:在疫情下,我想擁有什麼狀態,當一個怎樣的人?

疫情中如何學習和成長?

常言道:「經一事,長一智」,這個時期可以學習的東西多着呢!我們可學習有效地運用在家的時間,如訂立進修/運動時間表,為家居大掃除,來個雜物「斷捨離」;學點科學知識,提升衞生防疫意識;也多向心思縝密、擁有清晰邏輯思維的朋友學習如何分辨真假訊息。心態方面,多留意自己和身邊人的情緒,特別留意是否有以上的恐慌行為,因為恐懼會伴隨煩躁及憤怒,從而影響學業或工作表現,亦破壞人際關係和家人的感情。

此外,也要恰當地應對不同的狀況,不再執着於不能控制的事情,對自己適應轉變的努力多加肯定。在心靈素養方面,現在亦是黃金機會,重新檢視自身價值觀,學習關懷及欣賞別人,心懷盼望和忍耐,活在當下,展望將來。

關懷情緒病患者

身心健康的市民應對疫情都會感到吃力,而情緒病患者更不能幸免。部分患者由於各種原因,特別是日常生活的突變,壓力驟增,以致失眠、易哭、暴躁等症狀增加。盼望社會各界關懷基層市民之外,亦多關注情緒病患者近期狀況,有需要的時候,不妨主動提出幫忙!

 

撰文 : 莊勁怡醫生_精神科專科醫生

 

[信健康]捍衞健康非難事,抗疫資訊要留意!【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

 

早前關閉的康文署設施,隨着疫情稍見緩和,近日分階段陸續恢復開放。(香港中通社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