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文化

顧小培 | 2020-05-15

我們將一個已經失去意識,但尚有生命徵狀的人,稱之為「植物人」。若以醫學的理解和術語描述,這些乃是處於「持續性植物狀態」(Persistent vegetative state)的病患者。植物人尚未失去生命,仍舊有心跳,甚至能保持一些不須牽涉到意識活動、只憑生理機能就可以操控的肢體反射動作。具體上,他們與一般正常人的主要分別,見於腦部和中樞神經系統的能力。

這裏須注意的是,所謂「植物」,原是比較「動物」更低一個層次的。人類本身也屬動物,但我們自詡「萬物之靈」,完全看不起其他動物;如果見到某一些稍有「靈性」者,就大驚小怪到不得了。如果將一個人的存在,降格到最起碼的「生存」水平,所餘者我們稱之為「獸性」。「獸性」能夠帶來的,只是維持和延續生命的本能而已,包括覓食、求生、攻擊、自保,以至傳宗接代,哺幼養育。

在這裏,走出來「文化」一詞。英語是culture,來自拉丁文「cultura animi」,解作「靈魂的培養」。但究其實,文化並非只是個體靈魂的培養,而是牽涉到社會族群。人類是群體聚居的動物。在其共同相處的過程中,他們培養了種種跟自身生活有關的知識和體驗。後者累積後有其普遍適用以至獨特性質的典型本質,成為這些人在其自然環境和生活方式中、約定俗成的一種外在狀況表現。

文化的推動力,在於人與人之間亟求「完美」的本心,其成果可以說是「進步」的積累;不過,這裏面所說的「美」和「進」,乃是主觀的,內中並沒有置之於四海而皆準的「好」與「壞」性質,只是個別單位在演化過程中的「變本加厲」趨向而已。某一個族群衍生和發展出來的「良好」文化,大有可能與另一族群的理念格格不入,甚至背道而馳。另一方面,文化本身並沒有實體的存在,而須依附其他事物而生,包括血緣、習俗、知識、技能、體系制度、技術工具,以至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衣食住行,以及精神上的理想、觀念、藝術、信仰等。再者,文化演變的運動形式和效率,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其「載體」所影響,也就是,從前一向依賴的交往行為、文字語言;在今天,則加上了新的通訊器材和媒體。

在普世各式各樣文化的內涵中,歸根結柢,都有一個自訂的、視之為「善」的底線。那個「善」每每也可以是十分主觀的;而在實踐中,更可以藉「善」之名,施展出「惡」的行徑。

 

(編者按:顧小培最新著作《樂活知食 踢走都市病》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