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陽五行醫道

顧小培 | 2020-05-19

人類在群體聚居中,就其自然環境和生活方式,產生了知識與體驗。後者再而經過長年累月的培養、積聚,在人與人之間融會貫通,約定俗成,從而形成的一些獨特典型的內部本質和外在表現,我們稱之為「文化」。然則「化」是什麼意思?《增韻》:「凡以道業誨人謂之教。躬行於上,風動於下,謂之化」。相比較「教」的積極性和直接性,「化」則是消極的、不經意的:例如所謂潛移默化。

《說苑》〈指武〉有道:「聖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後武力。凡武之興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後加誅。夫下愚不移,純德之所不能化,而後武力加焉。」使用武力不一定能服眾,所以,先用上消極「化」的手法,賦以「文德」。換言之,在人文和德行方面,做出一些領導性的推廣行為。之後如果仍然「下愚不移」,倔強不肯跟從,可見純粹依賴「德」是不能夠令其「化」的,於是,「武力加焉」。

漢朝初得天下時,中國自東周積弱,歷經春秋戰國,至秦始皇一統,遭遇了幾百年的戰亂。漢高祖劉邦登基後,採用叔孫通的建議,恢復禮法,鼓勵生產,輕徭薄賦,採取與民休息、清靜無為的黃老治術政策。之後國力漸甦,廢萎漸起,開始想到利用儒家的一套。先是由董仲舒帶領思想潮流,從基本建立社會秩序。董仲舒著《春秋繁露》,將君臣、父子、夫婦之義,與天地星辰、陰陽五行等各種自然現象相比附,用以神化社會秩序和等級制度。

待去到東漢,朝廷主動在白虎觀召開會議,由一些高官與諸儒出席,各各陳述其見解,主題是彌合古今,就經學的異同裁定一致的結論。會議上作成所謂「白虎議奏」,再由班固寫成《白虎通義》一書。「通」是指「統一、通行」,「義」則是「儒家經學之大義」。自此一錘定音。具體上,〈天地〉篇說:「子順父,妻順夫,臣順君,何法?法地順天。」再而訂立「三綱六紀」:「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君臣法天,取象日月,歸功天也;父子法地,取象五行,轉相生也;夫婦法人,取象六合陰陽,有施化端也。」

從另一個角度看,《白虎通義》作為官方欽定的經典刊布於世,除了將「君為臣綱」列為三綱之首,以鞏固君權之外,也把陰陽五行的學說,牢牢地與中國所有學術思想綑綁起來。經歷了差不多二千年,那一直是中國醫學的主要骨幹之一。

 

(編者按:顧小培最新著作《樂活知食 踢走都市病》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