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合璧治濕疹

陳國正中醫師 | 2020-06-22
不管是中醫還是西醫,要多理解病人求醫時的心態,讓病人能坦然道出自己的想法,再看能否互相合作、互相配合,令病人得到最有效的治療。

濕疹是十分常見的慢性皮膚病,患者皮膚會出現痕癢、紅腫、丘疹等徵狀。現時的治療多以西方醫學為主流,以外敷、內服、打針等方法治療,但因病症持久且部分治療方式會有副作用,不少病人期望能有中西合璧的治療方法,治療病症之餘,減少西藥的副作用。

中醫與西醫在醫理上有所區別。現代西醫是把人作為一個客觀獨立的生物實體進行研究,故治療重點會放在發生病變的器官上,醫治的是身體內的事情,情況如同在樹上生出枯葉,就會剪除,能有效消除病徵。

各擅勝場

但從中醫角度,生病不只是身體內的事,還是個人與「天」(即自然界)的關係,而且器官之間互有聯繫,表徵代表的往往是一連串系統上的問題,也就是見了枯葉,便要找出導致枯葉出現的土壤問題,從根本處着手醫治。

可是,由於傳統中醫的概念相對抽象,像中醫理論中的人體理論會牽涉到陰陽五行的形上學,如五臟六腑間的陰陽調合關係、與天地萬物的五行關係等,有時會令人感到高深莫測、難以捉摸,也往往需要較長的醫療時間。如能與醫治表徵、緩解病情較快的西醫互相配合,對醫療病症必然有很大的好處。

西醫優點在診斷。在濕疹治療上,病人宜先找西醫作診斷。由於皮膚出現問題牽涉的病症很多,部分還是危疾,例如皮膚癌的初期徵狀與濕疹也會相類近。西醫能用抽取組織樣本化驗等方法,客觀而明確地診斷病人所患何病並作出治療。治療的方法會先治標,以藥膏、藥物等方式為病人治療,令病情得以迅速緩解,但患者的病情往往時好時壞,較為反覆。近年有較能針對病因的生物製劑出現,有不錯的療效;也有部分醫生會從測試致敏原着手,以戒口、避免致敏原等方式協助病人減低復發的風險。

中醫的長處在於治本。中醫在濕疹治療上,是標、本兼治。從表徵歸納出原因,以中藥消除部分表徵後,便要從病者的體質着手醫治。人就像一個分數,分母是正氣,分子是疾病,中醫在醫治分子(疾病)之餘,也會顧及分母,增強病人的正氣。濕疹古稱濕瘡,與濕、熱、陰虛體質有關,也與母親的體質遺傳有關。部分患者生活作息、飲食習慣也易引發濕疹,故治療除了用藥,還與戒口、改善習慣相關。除此之外,天氣與濕疹也有關連,如從五行而言,2019年為己亥年,與「土」相關,濕疹情況會較嚴重。如中醫師能從各方了解病因,病人能以戒口、調節作息等配合,濕疹是可以不再復發的。

在診斷病人患上濕疹後,西醫會以藥膏、藥物甚至針藥等治療方式為病人作治療,令病人的病情緩減。常見的類固醇藥膏,一般而言能對濕疹有治療功效,但不少病人對類固醇的副作用有所恐懼,往往不想長期使用。而口服抑制免疫系統藥物也須醫生定期檢查避免副作用,令病人有壓力。因此,在病況穩定、病徵得到處理後,就能與中醫的治療互相配合,通過協作方式令病人得到最好的治療。

開明協作

在中醫望聞問切診斷後所開的中藥,一般能針對病人的情況,不會有副作用。但中醫八法為汗、吐、下、和、 溫、 消、清、補,以發汗、嘔吐、腹瀉的方法祛除病邪是常見的,所以用藥後腹瀉是正常情況。部分病人如怕中藥與西藥相沖,也可選用針灸之法,以針刺穴位的方式打通閉塞經絡,令氣暢通以治療濕疹,甚至有「放血」(即刺血療法)的方法,排出小量血液清除毒物,也對濕疹病情有所幫助。即使針灸,也不會如西醫藥膏一兩次即見成效,需要病人的配合。中醫也會為病人調理身體,例如通過戒口、調整生活習慣等作治療。濕疹病人忌吃芒果、海產等,作息要定時。

對於中西合璧的治療方法,首要的是中西醫的互相配合。現時中醫和西醫的壁壘仍分明,因中西醫有不同醫理,他們往往相信只有自己才有方法醫好病人,結果難以協作。有些病人因此而不敢對醫者直言,部分在見西醫後自行減藥又去看中醫,到覆診時又不敢跟西醫說,令病情反反覆覆。

行醫者宜以病人的利益為大前提,不管是中醫還是西醫,要多理解病人求醫時的心態,讓病人能坦然道出自己的想法,再看能否互相合作、互相配合,令病人得到最有效的治療。無論是中是西,只要能對病人病情有最大好處,也就是行醫者的最大心願。

撰文:陳國正中醫師_香港中文大學

   中西醫結合醫學研究所臨床專業顧問(名譽)

  

[信健康] 中西合璧治療濕疹? 中醫資訊派用場!【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

 

部分患者生活作息、飲食習慣也易引發濕疹,故治療除了用藥,還與戒口、改善習慣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