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化性膝關節炎要留意 早知「換半骹」

2020-07-03

倪司玲醫生
骨科專科醫生

膝痛在香港十分常見,臨床上,60歲以上的長者多有膝痛問題,而大部分的原因都是退化性膝關節炎,因為年齡關係,或因體重、從事搬運重物的體力勞動,或長時間膝關節的使用不恰當,引起勞損,令軟骨老化磨蝕、變薄,骨邊長出骨刺而形成。其餘小部分原因,則包括了痛風症(以男士較多)、類風濕性關節炎(以女士較多),以及創傷後退化性膝關節炎等等1-3

當中的創傷後退化性膝關節炎雖不常見,其實亦不可忽視。因為未必每個人都知道,曾受傷的膝關節會較容易有退化性膝關節炎4。例如有些個案,因跌倒導致膝關節軟骨受傷,甚至關節的硬骨有裂痕,但沒有處理,或只是看跌打,直至後期才發覺,為什麼經常會有膝痛呢?這時檢查才知道原來就是因為年輕時的受傷沒有處理好。

更有些個案,年輕時因碰撞受傷,半月板撕裂或十字韌帶斷裂也不知道,只是覺得膝關節有少許不順,又沒有找醫生檢查,到中年膝關節的活動愈來愈有問題,照磁力共振才發覺原來是年輕時的受傷沒有處理好,令退化性膝關節炎症狀如疼痛、骨刺等比一般人更早出現。

當懷疑病人有退化性膝關節炎,一般會先照X光看看整個膝關節的情況。有些個案已出現俗稱「鎖骹」的情況,膝關節無法活動,醫生可能會建議照磁力共振,主要看看軟骨有否受傷、半月板有否撕裂等。若病情仍在早期,有機會可以透過內窺鏡手術打磨、修補,把半月板的問題處理好5。而膝關節軟骨的問題也有特別的微創手術6,希望可以減慢退化,延後將來要置換人工關節的時間。

至於在什麼情況之下,醫生會建議病人考慮置換人工關節呢?

首先,當在影像學檢查上,無論X光或磁力共振,看到病人膝關節的軟骨基本上已完全磨蝕,即已變成關節兩端的硬骨互相磨擦,而保守療法包括服藥、物理治療等對病人的幫助已不大,便是一個值得考慮置換人工關節的情況7。當然,病人的年齡、生活習慣、對走動的需求等也是考慮的因素。

隨著技術進步,人工關節置換現時有半膝關節置換(「換半骹」)和全膝關節置換(「換全骹」)兩種。簡單來說,若膝關節主要只是內側部分退化,外側的軟骨仍大致完好,便可以考慮只置換內側的關節面,即「換半骹」8。但若檢查時,三個膝關節面多於一個有嚴重退化情況,例如膝關節的內外側以及菠蘿蓋部分都已嚴重磨蝕,那就需要「換全骹」(全膝關節置換)了9

「換半骹」和「換全骹」的分別包括:「換全骹」必須切去全個關節主體骨骼及前後十字韌帶,而「換半骹」則只需切除三個膝關節面其中退化的一面,且可保留全部韌帶。「換半骹」手術傷口較小,多數病人一至兩天便可出院。由於保留了較多原有組織,「換半骹」後病人膝部會感覺較自然,手術後適應及康復時間較快,康復後膝關節屈曲的幅度亦比「換全骹」大10,甚至可以進行非碰撞性、不太劇烈的運動。

現時本港的膝關節置換手術,仍以「換全骹」較多11,其中一個因素是不少退化性膝關節炎病人都「忍痛」拖了一段時間才求醫,以致確診時可能整個關節都已嚴重退化,不能選擇「換半骹」。換句話說,若及早求醫的話,即使需要置換人工關節,也有較大機會可以「換半骹」。

最後,換骹的目標都是希望病人可以如常走動,所以手術後的運動十分重要。一般來說,我們會建議病人接受物理治療,以運動強化大腿及小腿的肌肉,尤其是四頭肌。另外,因為手術已將損壞了的關節組織移除,理論上不需要再服食補充劑。但當然很多時病人兩邊膝關節都有問題,而只是其中一邊換了人工關節,另一邊的膝關節仍然有疼痛等退化症狀,這情況下建議可繼續服食合適的補充劑12,或視乎需要繼續在未換關節的一邊注射透明質酸等7,幫助減痛和延緩退化。

以上資料由賽諾菲香港有限公司提供

References
1. Doherty M. Rheumatology 2009;48:ii2-ii8
2. Hannan MT. Arthritis Care Res. 1996;9:424-34
3. Thomas AC, et al. J Athl Train. 2017;52:491-6
4. Driban JB, et al. Arthritis Care Res (Hoboken). 2014; 66:1673-9
5. Pihl K, et al. Acta Orthopaedica. 2017; 88:90-5
6. Lee KBL, et al. Ann Acad Med Singapore. 2012; 41:511-7
7. Van Manen MD, Nace J, Mont MA. J Am Osteopath Assoc. 2012;112:709-15
8. Vasso M, et al. EFORT Open Rev. 2018; 3:442-8
9. Rönn K, Reischl N, Gautier E, Jacobi M. Arthritis. 2011;2011:454873.
10. Wilson HA, et al. BMJ. 2019; 364:l352
11. Tam K, Lee QJ, Wong YC. J Ortho Trauma Rehab. 2018;25:58-61
12. Oe M, et al. Nutrition Journal. 2016; 15:11

SAHK.HYL.20.05.0271 Jun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