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關節痛的處理

2020-07-15

陳伯顯醫生
骨科專科醫生

膝關節痛很常見,可分為原發性和次發性兩大類。

膝關節痛很常見,可分為原發性和次發性兩大類。原發性通常和年齡增長,關節累積勞損而引起退化有關,例如本身常要走動,或常要蹲下、站起,或工作常需要負重,或體重超標肥胖等,都較容易到了一定年紀出現退化性膝關節炎1

至於次發性,則是指由於受傷或疾病等原因,加速了膝關節軟骨的勞損,而引致膝關節炎。最常見包括類風濕性關節炎或痛風症等,都可以引起重複性的膝關節發炎而令關節提早退化2,3

當然若膝關節曾受創傷,例如髕骨(菠蘿蓋)骨折,或半月板、韌帶等受傷,加上沒有適當處理,亦可令膝關節提早退化4

勞損嚴重可注射透明質酸

急性和早期的膝關節痛,通常先考慮紓緩性治療,包括休息、冰敷、包紮、抬高傷處等(RICE處理),但若有關節發炎、痛楚甚至水腫等情況,可能需要服食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若不屬於以上情況,例如醫生診斷認為是軟骨勞損,則可以考慮以口服補充劑幫助,包括口服的骨膠原補充劑,或葡萄糖胺等。若中年以上患者,勞損程度較嚴重,經醫生評估認為適合的話也可附加在膝關節注射透明質酸,有助止痛和增加膝關節的潤滑5

至於更嚴重的個案,例如五、六十歲以上的人士,若膝關節退化情況嚴重,最終的考慮是置換人工膝關節6

膝關節其實可分為三個主要隔房:內側隔房、外側隔房,以及髕骨隔房。傳統的全膝關節置換,需要移除全部三個隔房的骨刺及退化部分,以及前後十字韌帶,但部分病人也可有另一選擇:較新的半關節置換手術。

半關節置換手術復元較快

大部分人的膝關節退化,都是內側較嚴重。而膝關節軟骨或半月板勞損,也會令內側隔房的空間收窄,令內側軟骨較快退化。若檢查證實退化是以內側為主,患者相對比較年輕,而膝關節四條韌帶功能均不錯,膝關節活動情況理想,可考慮半關節置換6

半關節置換即只更換膝關節的內側軟骨,而保留外側軟骨及四條韌帶。相比全關節置換,它的好處包括7

1. 傷口較小,止痛較快,復元時間也較短。
2. 住院時間較短。
3. 由於保留了大部分膝關節原有的軟骨及韌帶,病人康復後,膝關節可回復較接近手術前的活動幅度 8

電腦導航加機械臂輔助

是否選擇半關節置換,除了看退化情況,年齡也是一個考慮。一般以50-60多歲的病人更值得考慮,因為這年紀的人可能仍活躍,半關節置換對他們幫助較大9。至於病人若較年長,膝關節多處退化甚至出現變形,韌帶功能已不理想,就應以全膝關節置換較適合了10

傳統上,全關節置換手術是以電腦導航,令關節軟骨的切割面的準繩度誤差只有1度11,最新在全膝及半膝置換手術更加入了機械臂輔助12,13,醫生在手術前以電腦掃描定位,再由電腦導航輔助機械臂進行手術,準繩度更高14,15,現時這種新技術已在公立醫院及私家醫院陸續引入及應用,詳情可諮詢醫生。

以上資料由賽諾菲香港有限公司提供

References
1. Silverwood V, et al. Osteoarthritis and Cartilage. 2015;23:507-15
2. Ding X, et al. Rheumatol Int. 2016;36:567-73
3. Rap T & Korb-Pap A. Nat. Rev. Rheumatol. 2015;11:606-15
4. Paschos NK. World J Orthop. 2017; 8: 212-7
5. Bowman EN, et al. Int Orthop. 42 (4), 733-740
6. Kim KT, et al. Knee Surg Relat Res. 2018;30:28-33
7. Wilson HA, et al. BMJ. 2019;364:l352
8. Munk S, et al. Acta Orthop. 2012;83:41-5
9. Vasso M, et al. EFORT Open Rev. 2018; 3:442-8
10. Moran CG & Horton TC. BMJ. 2000;320: 820
11. Yaffe MA, et al. Clin Orthop Relat Res. 2008;466:2736-44
12. Grau L, et al. Arthroplast Today. 2019;5:465-70
13. Kleeblad LJ, et al. J Arthroplasty. 2018;33:1719-26
14. Hampp E, et al. J Knee Surg. J Knee Surg. 2019;32:239-50
15. Moon Y-W, et al. Comput Aided Surg. 2012;17:86-95

SAHK.HYL.20.03.0155 Jun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