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種心臟除顫器研究

馮永康醫生 | 2020-07-28
研究結果顯示,S-ICD跟傳統TV.ICD在治療成效上沒有明顯分別。對於明顯因電極而出現併發症的高危人士,S-ICD比較可取。

相信大家也知道什麼是埋置心臟除顫器(ICD),它的主要功用是針對高危心臟突然死亡的病人,當心室跳動過速(VT)或心室顫動(VF)出現於這些高危人士時,ICD便能將VT或VF矯正以恢復正常的心臟跳動和血液循環,救回病人一命。ICD的功用毋庸置疑。

傳統的ICD必須如一般起搏器將電極經過靜脈(TV)放進右心室,繼而將電極接駁到ICD安放於皮下(簡稱TV.ICD)。問題便出現了,大部分TV.ICD的研究指出約10%至20%病人接受TV.ICD的治療後,這些電極可能出現併發症如感染或損耗,更可能需要再次接受手術矯正問題。一種稱為完全皮下安置的ICD(簡稱S-ICD)便出現了,其有效性在無數次研究中確定。

S-ICD的主要好處是整部儀器都是放在皮下,完全沒有零件需要進入心臟,就算電極出現問題,也不易導致嚴重併發症或死亡。若TV.ICD出現細菌感染,細菌便能隨靜脈進入心臟,嚴重患者可因而引致心內膜炎或敗血病。理論上,在電極的併發症上,S-ICD比TV.ICD應該相對地少,真相是否如此?

一項名為PRAETORIAN的研究於2011年3月開始在39個位於美國及歐洲的心律中心進行。849位需要ICD治療的病人隨機接受TV.ICD或S-ICD安置手術,病人年齡中位數為63歲,八成是男性,大部分是心衰竭患者。研究的跟進重點是比較S-ICD和傳統TV.ICD因電極而出現併發症的機會。在4年跟進中,這兩類ICD中並沒有太大分別。若只分析減少併發症的機會,S-ICD便有它的好處。在統計學分析上,S-ICD和TV.ICD並沒有分別,但在跟電極有關的併發症中,S-ICD明顯優於TV.ICD,分別是1.4%及6.6%。

研究結果顯示,S-ICD跟傳統TV.ICD在治療成效上沒有明顯分別。對於明顯因電極而出現併發症的高危人士,S-ICD比較可取。但必須留意的是S-ICD並沒有起搏功能,對於同時需要起搏及除顫功能的患者,TV.ICD仍是治療首選。

作者為心臟科專科醫生

 

[信健康] 認識心臟除顫器,醫生資訊派上場!【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