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適時間 合適地點 合適病人 善用社區設施應對未來疫情

楊諦岡醫生 | 2020-08-26

本港在7月尾爆發新冠肺炎第三波疫情,出現安老院舍等多個社區感染群組,短時間內急速增加的確診病人,對公立醫院的隔離病床構成一定壓力。位於鯉魚門度假村的「社區隔離設施」和亞洲國際博覽館的「社區治療設施」先後啟用,大大紓緩了公立醫院隔離病床的壓力。由於每位病人的臨床情況不同,未來會利用社區設施進行分流,採取「合適時間、合適地點、合適病人」的理念,靈活調配達至可收可放的防疫策略。

第一波及第二波疫情的確診病人,主要安排在公立醫院的隔離病房進行隔離治療,由於當時的確診人數不算太多,有關安排運作暢順。

亞博館負責分流治療

然而,第三波疫情的確診人數較多,公立醫院一線隔離病床的使用率急速上升,曾有一段短時間,病人因為調動不到床位,需要在社區等候入院。根據外國的經驗,一旦出現大規模社區感染,確診人數將會在短時間內以幾何式的速度增加,如果不做好隔離設施的擴充工作,將會造成嚴重的瓶頸。

亞洲國際博覽館一號展覽廳改裝成的「社區治療設施」,大約有500張病床。(醫管局圖片)

8月1日投入服務的亞博館「社區治療設施」設有大約500張病床,參考了內地和外國同類設施的經驗,亞博館會扮演着分流和治療的重任,主力照顧18至60歲、病情較穩定和有自理能力的病人。這類病人在接獲確診通知後,先會被安排到亞博館接受分流。亞博館設有流動的診斷設施和臨床設備,可以為病人進行診斷和治療。如果病人情況合適,會被安排留在亞博館接受治療,過程中毋須使用醫院的隔離病床。

騰出高規格隔離病房

社區設施有助縮短新確診病人等候入院的時間,可騰出更多公立醫院內的高規格隔離病房,集中照顧病情較嚴重的病人。社區設施陸續到位後,就着疫情而準備的治療設施分流體系已經初步完成配置,未來如果疫情再進一步惡化,將會繼續擴充社區治療設施。社區設施連同現有公立醫院的超過1200張高規格「一線隔離病床」和大約500張「二線隔離病床」,組成了一個治療設施分流體系,可以就疫情發展進行靈活調配。

舉例來說,確診病人病情有重有輕,不同病人需要不同的設施接受治療。年輕、沒有病徵、情況穩定的留院病人,很多只是等待陰性的測試結果後便可以出院,毋須入住最高規格、有負氣壓設施的「第一線隔離病房」。反而部分年紀較大、入院時情況較差的病人,會更需要高規格的隔離病房,這就是「合適時間、 合適地點、合適病人」的理念。

透過這種分流及治療的模式,院內和社區設施各自發揮不同角色,分工合作照顧病況不同的病人,令醫療資源及人手更有效地分配使用。

當病情較穩定的病人入住了社區治療或隔離設施後,醫院隔離病房的醫護人員便可集中精力照顧病情較嚴重的病人,為他們提供合適的治療。

另外,社區設施亦有助預留服務容量應對冬季服務高峰期,到時會有大量病人因肺炎、慢性阻塞性呼吸道疾病及心臟病入院,令急症室及內科病床需求增加。疫情的未來仍有可能逆轉,完成了社區設施的配置後,醫管局可更靈活調節使用量,按需要使用多一個,或者少一個臨時設施,達至「可收可放」的彈性。

撰文 : 楊諦岡醫生_醫院管理局聯網服務總監

 

[信健康] 善用設施應對疫情,支援資訊要留意!【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

 

「社區治療設施」主力照顧18至60歲、病情較穩定和有自理能力的病人。(醫管局圖片)

醫院管理局聯網服務總監楊諦岡醫生。(醫管局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