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膊關節的運動創傷

冼卓鏗醫生 | 2020-10-07
部分肩關節脫骱都是因創傷引起的,年輕患者一般在球類運動碰撞及健身時動作不正確引致,中年至老年的病人一般是跌傷後碰撞到肩關節,造成肱骨頸骨折及關節脫骱。

一連幾天長假期剛過去,並且適逢政府放寬運動場所人數,各運動場館多了很多人做運動。適量的運動對身體絕對是好事,但是不當的運動方法卻會造成各式各樣的關節損傷。我還記得10多年前在值夜班時,有一位愛好健身的年輕人,因為嘗試舉過重的啞鈴導致肩膊關節脫骱,在急症室也不能復位,最後要全身麻醉下才能把肩膊關節復位。

肩膊關節由兩大部分組成:肱骨頭及肩胛盂。肩關節是我們身體活動幅度最自由的關節,因此也是最容易脫骱的關節。肩胛盂的周邊有一塊厚厚的軟組織包圍,名為盂唇,用於加強肩膊關節的穩定性。除了有軟組織過分柔軟的問題外,大部分肩關節脫骱都是因創傷引起的,年輕患者一般在球類運動碰撞及健身時動作不正確引致,中年至老年的病人一般是跌傷後碰撞到肩關節,造成肱骨頸骨折及關節脫骱。如果在肩膊受傷後出現劇痛,肩膊附近的皮膚有變形的情況,以及完全不能活動肩關節,很大機會有脫骱狀況。年輕及老年患者的最大分別是,一般年輕病人只有軟組織損傷及肱骨頭局部凹陷,甚少嚴重斷骨。正因為多數年輕患者的軟組織損傷,造成盂唇撕裂,影響肩關節的穩定性,令關節復位後有再脫骱風險。曾有研究指出,患者如果20歲左右出現第一次脫骱,有超過90%機會復發,如果40歲後才第一次脫骱,復發的機會會減至50%左右。

在急性創傷後,一般都希望盡快幫患者關節復位,但如果用力不當,或會把一個普通的肩膊脫骱變成嚴重骨折。因此,如果在創傷後懷疑關節脫骱,便應立刻固定肩關節,減少不必要的活動,並盡快到醫院找醫生復位。復位後,一般都要佩戴固定器數星期,讓軟組織復元。在固定數星期後,應接受物理治療的訓練,逐漸恢復肩關節的活動。因為年輕的患者復發機會較高,我一般會建議他們接受磁力共振檢查,確認軟組織損傷的地方,從而決定是否需要做手術減少再復發的風險。

作者為骨科專科醫生

 

[信健康] 解決肩膊非難事,骨醫貼士派上場!【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