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期檢查防治糖尿心

李少隆醫生 | 2020-10-08
如果糖尿病人長期血糖水平過高,血管就很容易發炎,導致心臟血管粥樣硬化,引致動脈斑塊積聚,令血管內壁收窄,減少心臟肌肉的血管供應,形成冠心病。

糖尿病是系統性的疾病,會影響很多器官如腎臟和眼睛,但患者有時會忽略了「糖尿心」,也就是糖尿病直接或間接引發的心臟問題。

如果糖尿病人長期血糖水平過高,血管就很容易發炎,導致心臟血管粥樣硬化,引致動脈斑塊積聚,令血管內壁收窄,減少心臟肌肉的血管供應,形成冠心病。除了心血管問題,糖尿病還可能令心臟功能變差。潛在病理成因有很多,可能包括胰島素阻抗、氧化壓力或血管發炎等,令病人出現心臟功能衰退,形成包括舒張型、收縮型或混合型的心臟衰竭。

冠心病的病徵較為病人熟悉,一般病情初發時便會求診,比較容易跟進;而心臟衰竭初期較隱性,可能只有容易疲倦、體能下降或氣促等徵兆,有時還以為只是與年紀或工作壓力有關,而不會懷疑是心臟問題。研究顯示,糖尿病人在心臟超聲波檢查中,常有不同程度的隱性心臟功能下降,病發率比想像中高,所以最好不要在出現明顯徵狀時才求診。

心臟檢查中,最基本的是心電圖。其次是用心臟超聲波檢查心臟功能。其他檢查包括運動心電圖診斷有沒有冠心病的情況。症狀較明顯的病人,例如有心絞痛,或須進行電腦掃描心血管造影。沒有病徵或已知心臟病的病人,基本檢查一般一至兩年做一次或已可以,但如已確診有心臟問題,就可能要更密切地定期監察,減少因心臟衰竭或冠心病而要住院的次數及誘發死亡的風險。

預防「糖尿心」,應先從控制血糖做起。在飲食、運動、體重等方面,作出全方位控制,最理想是能把糖化血紅素(HbA1c)維持在6.5%或以下的水平。曾經「通波仔」或有心臟衰竭的病人,更要小心管理血糖、血壓及膽固醇,以免病情復發。除了生活管理,也可從藥物入手。現時已有不少較新型的糖尿病藥物,在控制血糖之餘,也能減低糖尿病引發心臟病及心臟衰竭的風險,甚至可降低血壓或減重,病人可向醫生查詢。

作者為心臟科專科醫生

 

[信健康] 提防糖尿心病變,醫生貼士要留意!【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