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聯繫 如何關懷

天峯醫生 | 2020-10-14
航空與醫療也有着不少雷同的地方,就是大家都最注重乘客(病人)的安全和感受。

新冠疫情始終不會短時間內消失,我們亦總不能只寄望疫苗的來臨而坐着什麼都不做,醫院還得要照顧其他的病人。正如筆者上一篇文章(刊於10月1日)提及,科技可以幫助醫院更Smart地應對已經迫在眉睫的新常態,也為病人帶來未來醫院的新體驗。但要做到真正的聯繫和關懷,真的夠Smart就可以嗎?

隨着航空科技一日千里的發展,無人駕駛飛機早不再是神話,莫說坊間已經大行其道的無人機,即使是大型商用民航以至軍用飛機,也有不少自動化飛行系統。

可能有不少人以為在飛機駕駛艙內,飛機師只是在起飛和降落稍微忙碌,反正在飛機自動飛行時,大部分的過程都是由電腦操控。理論上,只要開動飛機發動機,調校好所需參數,飛機便可以自主從跑道上起飛、爬升、在合適高度自動循預設航道巡航,到達目的地後便自動下降並安全着陸,飛機師基本上只是做個旁觀者,也許偶爾會處理一下小故障,又或者僅在緊要關頭時負責「包底」的後備。

既然如此,也許會問,那麼我們還真的需要飛機師嗎?又或者問,在不遠的將來,飛機師會被完全淘汰嗎?

在過去的時代,大部分飛行事故是因為飛機設計的問題。隨着百年以來,飛機在設計、製造和維修上都做了很多很多改進,亦從飛機一次又一次的大小事故中汲取經驗教訓,現在載客飛機飛行已經達到一個非常高的安全紀錄。近代的飛行事故,反而大部分是人為因素。

再者,飛機師的工資是航空公司勞動力成本的主要來源,也是航空公司最大的支出。瑞士銀行(UBS)曾經估計,如果駕駛艙內再不需要飛機師,每年可以節省多達350億美元,無形中會有助提高行業的利潤。

那麼,照道理無人駕駛飛機應該及早廣泛投入到商用客機。BBC中文版2019年10月29日刊登了一篇文章,闡述無人駕駛飛機難以廣泛投入使用的三大原因。

第一是政治因素。強大的航空業工會利用集體談判、造勢和政治游說來爭取自家會員的利益。加上無人駕駛飛行不僅會威脅到商業航空公司僱員的工作,連帶大學和小型飛行學校的僱員也受影響,這些機構僱用了數以萬計的人員,包括飛行教官、地面控制講師和飛行模擬專家等,自然也會擴大支持飛機師保住飯碗的聲音。

航空vs醫療

第二是保險問題。如今先進的飛機都是由數百萬行的代碼驅動。但更多的代碼在提供更高安全性的同時,也會產生不少衍生出來的安全隱患(有點像我們常說:「一個解決問題的方案,卻產生另外3個新問題。」)。此外,隨着代碼變得更加複雜,徹底測試可能受黑客攻擊的弱點變得更加困難。這些新增的風險很大機會提高了保險的成本。

第三是薪金成本。自主並不等於毋須靠人,雖然傳感器和軟件減少了對人力的依賴,但不可能完全沒有人的介入,原因是自動化其實是不完美的,它和人類一樣會出錯,而當出現這種情況時,結果可能是災難性的。也許可以將駕駛艙內兩名飛機師減少到一名,但這一做法同樣存在問題,因為當自動化出現問題時,唯一的人類飛機師未必一定能夠及時介入。另一個方案是由另一名地面人員幫忙遠程監測飛機,問題是這位地面飛機師同時間可以監測多少架飛機?況且,為遠程監測控制一架飛機而支付的費用,可能會和配備兩名飛機師不相上下。

當然,飛機師更加不會認為自動化可以完全替代人手。筆者就讀過一篇由飛機師寫的文章,提到航行情況時時刻刻變化,複雜而流動。即使在自動飛行的模式中,飛機師往往仍需要依據主觀判斷而下達成百上千個決定和指令。

也有報道指,問過兩位在設有自動駕駛儀飛機的飛機師,飛行時會覺得很輕鬆嗎?答案是:不輕鬆,即使飛直線巡航,也要差不多每隔一分鐘就看一看儀錶顯示。

花了這麼多篇幅論述航空的問題,是因為航空與醫療也有着不少雷同的地方,就是大家都最注重乘客(病人)的安全和感受。

今天有許多Smart的系統已經在客機中被廣泛使用。飛機上有自動駕駛儀,有自動油門,有一切對風速、氣流等的感應裝置,甚至有飛機製造商發展一套視覺學習演算法,透過機載鏡頭、光學雷達等的感測器作自主起降。

筆者上一篇文章也敍述了Smart醫院同樣可以擁有各式各樣的自動化感應和操作系統。然而,高科技駕駛艙設備的本意,應該是輔助飛機師,就像高科技醫療設備,也應該是輔助醫護人員一樣。自動化Smart設備的確能夠大幅提升醫療的能力,也令病人的體驗更貼身,但絕對不可能減少操作設備所需的經驗和技巧,更遠遠談不上把人變成沒有必要的東西。

上一代的飛行得依靠腦力,現代的飛行卻很多依靠軟件。以往醫生的訓練也是講求問診、觀察、感受和活動檢查去診斷和研判病情,現代卻多了不同掃描和檢測儀器,但仍然代替不了醫生自身的經驗。

不過,由於長期使用自動駕駛儀,或會令到一些飛機師在飛機發生某些故障或緊急事故時的反應處理能力出現明顯退化。同樣地,醫護人員也可能因為愈來愈習慣依賴先進儀器而忽略了最基本的問診、觀察和感受。

如上所述,科技縱然增加了航空和醫療的安全度,亦同時可以產生其他的風險。始終自動化不可能是完美,人的及時反應和「執生」也非機器可以完全掌握。

飛行程序繁複,執行醫療程序時,情況同樣複雜而流動。而要處理新一代更精細的掃描和檢測所產生的大量資訊,更是一點也不輕鬆。5G實現了大數據的傳輸和運算,令AI確然進入了實用階段,同時為我們的醫療水平提供更大可能。然而,醫療也不可能完全「自主」,因為絕大多數的病人還是需要親切的慰問和溫暖的觸碰。

好像遠程門診(視像門診),即使一些公營醫院已試行,相信疫情後仍會成為醫管局服務新常態的一部分,但我們必須明白,遠程門診並不能亦不會替代親身的門診。即使隨着科技進步,很多檢查、診斷以至監測程序已可以幾乎完全不經人手,但始終不能替代面對面的溝通、面對面的關懷。除了是因為遠程門診未能做到某些臨床檢查之外,更重要是我們不能確保視像的交流沒有遺漏,尤其是新症病人與醫生的關係,更難在視像中體現。

科技vs人心

由於我們期待提升技術,於是着重科技的發展,而科技的發展確實在提升我們的技術,令我們更期待有更多科技發展,促成我們愈趨沉醉於技術型的模式,連帶我們的日常生活也變得愈來愈技術型。就像食肆員工的一句「歡迎光臨」也變得公式化,電器舖職員的「有什麼可以幫到你」其實也只是技術的一部分,政府就更加是技術型的典範。

更甚者,技術的提升或多或少令自我不斷膨脹,以為只要自己技術了得,就可以為所欲為。有權者如是,民眾亦如是,無限專注於技術地爭取自己想要得到的東西,全然忽略了其他人的感受。

不幸地,高科技極其量只能令我們在運作上更加Smart、技術上更加Powerful,卻不能令我們實質上變得Wise。反過來說,一切的高科技,只要脫離了人的初心,也只不過是件冷冰的機器;真正不能被科技取代的,只有人心。就算科技能夠縮短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其實也在同時拉遠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所差者,便是要看人心是否真的在那遠程的聯繫之中,仍然志在那咫尺的關懷。

無人駕駛飛機未能廣泛投入使用的最大原因,其實是乘客的感受──你敢乘搭嗎?

撰文 : 天峯醫生

 

[信健康] 醫護聯繫迎疫情,醫生資訊派上場!【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