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衰竭管理藥物前瞻

詹民康醫生 | 2020-11-05
心臟的主要功能是泵血到身體各個器官,如果因為各種原因導致心臟泵血功能減弱,未能正常供應血液至身體各個器官使用,就是心臟衰竭。

心臟的主要功能是泵血到身體各個器官,如果因為各種原因導致心臟泵血功能減弱,未能正常供應血液至身體各個器官使用,就是心臟衰竭。心臟衰竭在全球很普遍,已發展國家中約有1%至2%人口患有這病症。

心臟衰竭的成因分為兩大類,第一是遺傳性、先天的心臟病,而後天成因則包括冠心病、高血壓、心瓣膜病、心肌病變等,但有不少風險因素要注意,例如糖尿病、肥胖等。糖尿病血糖過高會令血管硬化,導致血管病變引發冠心病,嚴重的冠心病會引致心肌梗塞、心臟衰竭,糖尿病本身也會引起心肌纖維化,令心臟機能轉差。

一旦患上心臟衰竭,病人生活會大受影響,活動能力會降低,飲食上要控制水份,更會影響工作。當病情變得嚴重,更有可能需要住院,家人照顧也勞累。治療的藥費、安裝心臟起搏器等也會造成家庭的經濟負擔。

心臟衰竭的治療目標,主要是要減輕病徵,穩定病情,減低發病住院次數和減低死亡率。在急性心臟衰竭病發時,醫生會以靜脈注射強心藥和利尿劑紓緩症狀,令病情穩定。然後就會因應病人的情況如心臟功能、肝腎功能、血壓度數、心率,以至年紀等因素處方不同的藥物。常用的第一有利尿劑,能減低血液體積令心臟負荷減少;第二是β受體阻滯劑,能減慢心律;第三是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或血管緊張素受體抑制劑,能令血管擴張,減少血流阻力。

近年還有兩種新型藥物有不錯的療效:首先是血管緊張素受體-腦啡肽酶抑制劑能改善心臟衰竭的情況;其次是最近獲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批准的鈉葡萄糖共同轉運蛋白2抑制劑(SGLT2抑制劑),本為糖尿病藥物,但研究指出,用作醫治心臟衰竭,能減低患者因為病發需要住院或心血管死亡風險。

心臟衰竭的早期病徵並不明顯,如氣促、容易疲倦、下肢腫脹等,部分患者以為只是年紀大退化而延誤診斷。至於年輕患者,發現運動機能減退時已是明顯的症狀。如有懷疑,應進行心臟超聲波檢查,令心臟衰竭問題及早得到醫治。

作者為心臟科專科醫生

 

[信健康] 心臟衰竭及早治理,醫生貼士要留意!【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