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冬季濕疹貼士

楊明霞中醫師 | 2020-12-02
踏入冬天,乾燥與潮濕的日子互相交替,容易刺激皮膚的新陳代謝;筆者把濕疹分為三型,並列出四類忌食食物。

踏入冬天,溫度仍然忽高忽低,濕度如是。乾燥與潮濕的日子互相交替,容易刺激皮膚的新陳代謝。皮脂腺因未適應氣候的變化而分泌紊亂,便會造成皮膚泛紅、紅疹、粗糙及脫屑現象,而且痕癢無比。當免疫力下降,便容易誘發多種皮膚問題,例如濕疹、皮膚敏感及暗瘡問題等。

濕疹(Eczema)是一種常見的過敏性皮炎,不具傳染性。濕疹主要分為急性濕疹、亞急性濕疹及慢性濕疹3種,濕疹的後期多為慢性濕疹,患者常感到乾燥瘙癢及出現皮膚增厚的症狀。中醫稱濕疹為「濕瘡」。濕疹的內在因素包括體質、情志、腑臟功能失調。外在因素則包括風、濕、熱阻於肌膚。當個人體質較弱及自身免疫系統功能低下,感受風濕熱邪浸淫肌膚,便會形成濕疹或加重濕疹。

三種證型

中醫把濕疹分為以下幾種證型:

1.血虛風燥型(相當於慢性濕疹):此型患者病程長,反覆發作。經常搔抓或由於刺激,皮損色暗肥厚,苔蘚樣變,或脫屑,或膿痂不斂,或者少許溢液伴痂皮覆蓋,或皸裂,或播散性色素沉着,甚或愈抓愈癢,形成惡性循環。多見於慢性濕疹。

2.濕熱內蘊型(相當於急性滲出性或合併感染性濕疹):發病急,病程短,易復發。症見皮損潮紅、腫脹,瘙癢劇烈,滲出顯著,糜爛結痂,浸淫遍體,同時可伴口苦咽乾,心煩易怒,大便秘結,小便短赤。

3.脾虛濕盛型(相當於亞急性濕疹):病程較長,損及脾胃,反覆發作,纏綿不癒。症見紅腫漸退,滋水漸少,糜爛漸斂,丘皰疹、脫屑尚存。常伴有腹脹、面色萎黃等症狀。

濕疹瘙癢難耐,相信很多濕疹患者亦有同感。平日除了要早睡早起外,也必須要注意飲食的調攝。

四類忌食

飲食應以清淡為主,有四類食物應盡量避免進食:

(1)異體蛋白類食物:大約有一半的濕疹患者發病原因與食物過敏有關,並且主要是攝入異體蛋白質(如雞蛋、牛奶、魚、蝦、蟹)後誘發的,其中最常見的是進食雞蛋和牛奶後誘發濕疹。日本學者曾做過試驗,發現吃了雞蛋之後的兩個小時內,27名皮炎患者中,有12名患者皮炎再次發作。另外,物美價廉的大豆也能誘發遺傳過敏性皮炎,而海鮮(龍蝦、小蝦、魷魚、蛤、貽貝)、果仁和菇類含有能誘發濕疹的化學物質,也會讓人出現紅疹並刺癢。

(2)辛辣刺激食物:辣椒、大葱、大蒜、韭菜、酒等會使脾胃失調,生濕化熱,以致濕熱內蘊,促使濕疹加重,故濕疹發作期間要盡量遠離這些食物和調味品。

(3)生冷食物:少吃生冷食物,如汽水、雪糕、雪條,不能空腹吃生果、涼茶等等,因為生冷食物易損脾胃,使水濕內生,濕邪偏盛,誘發濕疹。

(4)小麥食物:小麥中的麩質可能會使少數人的手臂、腿甚至頭皮上出現刺癢的紅色皮疹,所以,濕疹患者要盡量遠離小麥類食物,此時可吃含很少麩質的裸麥、大麥和燕麥,代替小麥類食物。

情況嚴重的患者,中醫會針對其病因,利用合適的中藥作內服和外用的治療。也會利用針灸,增強皮膚的免疫力、改善皮膚的新陳代謝和對皮膚有清熱消炎的作用。

作者為註冊中醫

 

[信健康] 預防冬季濕疹非難事,中醫貼士派上場!【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