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你願意重啟嗎?

公眾教育委員會醫生 | 2020-12-31
二○二○年即將過去,來年情況如何,無人能夠預測,但在疫情之下,每個人都記緊要戴口罩和嚴守防疫措施。 (中新社圖片)

2020年要過去了,今年的主題是「新冠病毒」和「抗疫」,相信大家都贊同。我們一眾前線家庭醫生也希望在這特別一年的除夕,分享過去,展望將來。

「前段時間,網絡上有個偽命題:如果有一個重啟鍵,2020年,你願意重啟嗎?2020年,應該說對所有人來說都是很特別的一年,對我們醫生也是一樣。從網絡流傳SARS重臨,到武漢封城成事實。從前短時間佩戴N95已經覺得辛苦萬分,到現在已經成了工作日常,西裝革履被手術衣隔離衣完全替代。

全民戴口罩、學校停課之後包括流感等上呼吸道疾病減少,大家多了注意手部衞生,手足口病也鮮有發生。一向忙到天昏地暗的門診,也時時出現門可羅雀的景象。

少了病的人,總還是件好事。我也多了一些個人時間,收養了一隻小狗,幫牠醫治皮膚病,教牠簡單指令,牠從病懨懨脫毛變成現在肥嘟嘟毛鬆鬆,成了一隻天使狗,對我非常依戀。

各國封關,不能去旅行,大家都鬱鬱寡歡,年頭疫情爆發就盼望暑假病情會散去,之後又期盼疫苗趕緊研發出來,現在緊盯各國對疫苗的反應,期待哪個地區的疫情可以在廣泛接種疫苗後完全受控制。

一眨眼,2020年就快過去,多少的悲歡離合,重啟?再經歷一次?或者回到從前?我們的生活模式已經改變,2020年就是從零的開始,不會回去了。而將來,誰也無法預測。踏踏實實過好當下,stay safe,keep healthy。」倪明醫生說。

「2020年,醫者與大家一起活在新冠肺炎的陰霾中。在年初疫情第一波時,社會大眾對『沙士』病毒二型傳播途徑、治療及預後的『未知』而有所恐懼。大家只能全方位『防疫』,不敢外出,在家也生怕病毒從家中的窗戶喉管滲進屋內。至現在疫情第四波,大家已對新冠肺炎病毒有所『認知』,能作出適當的預防措施如戴口罩、勤洗手及保持社交距離等。

能預防疫症之後,大家更希望能進一步『抗疫』。市民大眾減少社交聚會能減少疾病傳播的機會。若身體出現病徵時會盡早求醫,及早作檢測,盡快斷絕傳播鏈。

切勿輕敵

在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時,市民大眾包括醫者也漸漸活出『新常態』,就是外出前必會先檢查自己有否戴囗罩及有否備有酒精搓手液或消毒濕紙巾。工作的要習慣在家工作;上課的要習慣在家學習;開會的要習慣用互聯網會議;而醫者亦要嘗試習慣遙距為病人診症。

對於新冠肺炎,大家由『未知』至『認知』,由『防疫』至『抗疫』,一同活出『新常態』。抗疫持久,大家在等待新冠肺炎病毒疫苗的過程少不免會出現抗疫疲勞。只要大家能齊心忍耐,緊守自己的抗疫崗位,待新冠肺炎疫苗通用後,我們定能戰勝2019冠狀病毒病的大流行。」何家銘醫生說。

「回想7月初,新冠肺炎第三波疫情其中一個爆發群組出現於黃大仙慈雲山,我隸屬的醫院及其家庭醫學診所正正位於疫情『震央』。診所曾試過每隔一兩天就收到由實驗室送來的陽性檢測報告,深深感受到疫情的威力及它為大家帶來的壓力。

那一刻,我明白敵人──新冠病毒,已於我們身邊徘徊,診所的運作亦因此變陣:如為年老體弱的街坊延長長期藥量及押後覆診日期、護士於診所出入口為病人量度體溫及評估其感染風險、較高風險的應診病人會被分流至負氣壓診症室作特別處理、醫生團隊會輪流被委派至負氣壓診療室處理高風險病人等,大家都嚴陣以待,為最壞的情況做盡各樣準備。

工作中曾感到身心乏力,遇見發燒病人一個接一個出現,停不下來。非常感謝診所護士及助理的高效率配合,令忙碌的工作仍能保持順暢。診症時需瞬間判斷病人的風險有多高,決定應否把病人送往進一步檢查,還是自行安排下一步處理,應怎樣繼續跟進,像骨牌一樣,一切的決定都環環相扣,不是易事。

我明白孤掌難鳴的道理,希望大眾能了解我們在社區前線努力不懈地為市民把關的苦心,並寄望公眾切勿輕敵,為自己做好準備,勿忘遵守防感染控制措施,萬事小心。」譚仲豪醫生說。

心存盼望

「2020年困難萬分,但2021年會否更艱苦?也許,在一年、2年或10年後,世界會回復疫症前的模樣;也許,有些事情已無法修補,生活會永久地改變。

經歷四波疫潮,大家各有不同的體驗和感受,而認識的家庭醫生,很多都盡心盡力地在社區中緊守崗位,嘗試為普羅大眾分憂解難,為抗疫出一分力。

根據統計,在100名被家庭醫生轉介作新冠肺炎核酸測試的市民中,約有一名會被確診;這比例看似很小,讓部分同業覺得自己無足輕重,但診所仍要做足防疫措施,遇有病人確診,更要擔心自己、員工、病人及家人受感染或受牽連,身心壓力其實相當巨大。

然而,我們從不孤單,同業經常交換資訊、心得,互相支援、鼓勵。遇上環境的局限,各方面的不配合,以及自私、不忠誠、心存僥幸等人性的軟弱,我們或許會洩氣,但世事豈能盡如人意,但求問心無愧啊!

我診斷的數位患者,均為源頭不明的個案,回想,若非嘗試『應檢早檢』,將傳播鏈盡早切斷,後果難料。感恩,他們今天均已康復,而家庭醫生雖然貢獻有限,但不要妄自菲薄,要做好本分,才沒辜負在醫院及各抗疫前線中拚搏的同業!

在苦難的時代,我們更要保持心境平和,珍惜每天醒來仍然活着的每一刻,在每一天做個最好的自己。互勉。」林永和醫生說。

明天、明年會怎樣,大家都不知道。面對艱難的時刻,大家沉着應對,心存盼望,逆境定會成為過去的。

www.hkcfp.org.hk

撰文 : 公眾教育委員會醫生_香港家庭醫學學院

 

[信健康] 疫情流行新常態,支援資訊要留意!【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