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樣的抗體

顧小培 | 2020-12-31

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進入人體,並沒有一個目的地;它也不具備導航系統令其一心向着肺臟進發。只不過,它傳染的主要媒介是空氣,故而可以經呼吸,由一個身體遷移到另一個身體中。所以,它肆虐之處往往是肺部。

肺像一株倒轉的樹:樹幹是氣管,樹枝是支氣管,樹葉是肺小泡(Alveoli),一個肺有大概40萬個肺小泡。每一個肺小泡的構造很「薄」,只有單層的細胞,其中包括「上皮細胞」(Epithelial Cell)和「成纖維細胞」(Fibroblast)。肺小泡外面有一層黏液(Surfactant)。空氣中的氧和二氧化碳可以溶在黏液中。肺小泡中間有一條微絲血管。微絲血管中的氧份量,若比較黏液中的氧來得少,會有氧份滲入微絲血管。另一方面,微絲血管中的二氧化碳份量如果比較黏液中的二氧化碳來得多,二氧化碳就會滲到黏液裏面。就是這樣,身體得以完成兩種氣體分子的交換。

昨天說了,COVID-19病毒的尖刺中,包括一個叫NSP16的蛋白質。它可以引致一種叫「甲基轉移酶」的酵素,後者能刺激一些「成纖維細胞」製造及分泌「膠原蛋白」。如果這情景在肺小泡中發生,茲事體大。膠原蛋白能包住肺小泡,從而阻止氧和二氧化碳的交換。持續及大量的膠原蛋白生成,最終引致肺衰竭。

但製造疫苗的藥廠說,我們並沒有把疫苗(也就是COVID-19的mRNA)經噴霧注射進肺,而是採用注射的方法,所以沒有這方面的顧慮。這個說法是否成立?不可以說他們不對。不過,這樣做卻帶來了另一個落差。

B淋巴細胞和T淋巴細胞能合作製造五大類抗體,包括:IgA、IgD、IgE、IgG、IgM。IgA保護的是黏膜;IgG和IgM則是處於血管中。現在疫苗進入身體的方法是透過注射,去到的地方乃是肌肉。注射後三星期內,疫苗引發IgM。兩三星期後第二次注射,之後引發IgG。在這方面,BioNTech/Pfizer的COVID 19疫苗須注射2次,最終目的正是在於想引出IgG。

事實上,以應付流感(Influenza)為例,目前的疫苗是使用兩種不同方法「種入」的:一是打針,能引出IgM,另一是從鼻腔噴霧。後者的功效好得多,因為能在與病毒短兵相接的地方直接引出IgA,予以迎頭痛擊。同樣地,COVID-19的戰場在肺,須以IgA作戰才對。若只是在血液中布置,得到的只有IgM和IgG,可能搔不着癢處。這是令我頗為疑慮的。

 

(編者按:顧小培最新著作《樂活知食 踢走都市病》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