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資訊世界

青斯 | 2021-01-09
聖誕新年燈飾依舊,但受疫情影響,缺乏那種熱鬧,冀望新冠肺炎早日離去!(作者圖片)

在第四波新冠肺炎肆虐下,整個冬至聖誕新年和往年不一樣。節日燈飾依舊,但限聚令下沒大型親友聚會,節日歡愉只能小眾分享。百業受影響下,普羅市民都希望2020年的厄運能盡快離去,期望2021年能為香港帶來新景象。農曆年應要在口罩等新常態下度過,能否奢望可實體拜年,互相祝賀,毋須倚仗虛擬世界呢?

新冠肺炎令我們開拓許多虛擬領域,如網上授課、考試、會診治病等,最近死因庭也容許證人透過虛擬影像模擬案發情景,讓陪審團更掌握實況!可見虛擬世界、影像對這代人有多重要。早年有套科幻片名Matrix,片中主角遊走於虛擬和現實世界中。當初若沒細讀故事大綱也難掌握內容!虛擬世界的威力亦在無數社會運動中顯露出來。

似是而非

我對虛擬世界的認知不及年輕人。首次退休後學懂臉書,但只限發相片文章的帖文,少轉載或發掘資訊。經歷社會運動和新冠肺炎的洗禮,對虛擬世界和社交媒體認識多了,發覺在觀看某題材視頻時,就有類近題材的視頻彈出,好像有人在監視自己在媒體的舉動一樣。媒體介面從單向的報紙,發展到收音機電視機,及現在相向互動、既主又客的互聯網;由筆友到臉書友,似乎每項革新都擴展我們的想像空間。

社交媒體是個既刺激又遍布陷阱的新世界。社交媒體有10多種,對我這新手能知幾個也算好。當媒體的操作把類近的視頻彈出時,會予人錯覺許多人持相同意見,令人不想找持不同意見的視頻,變相加劇兩極化。社交媒體對醫生更具挑戰,就以臉書為例,這是醫生的私生活和空間,理應受保障。然而醫生社會地位崇高兼受尊重,若別人知悉說話來自醫生,份量和可信性就自然提升,所以醫生的公私界線是模糊的,就算私人場合說話也要小心。從另一角度看,近年不少醫護都用互聯網和社交媒體做健康教育。互聯網實在充斥太多這類資訊,有些似是而非,就算我是醫生也要做資料蒐集才能證真僞,遑論普通市民。亦見過移花接木,硬說是某醫生說的!健康教育和推崇自己的專業服務這界線又怎去定呢?最近幫香港醫專做了個調查,不少醫生牙醫同業都希望見到一些專業指引,以防跌進陷阱!

當今資訊世紀凡事講求透明,因資訊就是力量。社交媒體滲透高傳播快,但訊息真僞難分!高發言自由度的前提是有事實根據並為發言負責。社交媒體純靠自律未必可行,冀規管有序勿矯枉過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