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稀老人值得動手術嗎?

李家明醫生 | 2021-02-01
在醫學昌明的今天,醫學上很多問題已能迎刃而解,高齡施手術的風險已較以往降低很多。

在平均壽命上升的今天,香港男性平均預期壽命達82.2歲,女性則為88.1歲;以往稱70歲為「古稀之年」,來到現在已是相當普遍。年紀愈大,自然有較多機會面對疾病;最近便有調查指出,於結腸及直腸癌手術中,佔半數患者為長者,三分一患者大於75歲。昔日大眾認為長者不宜動刀,但這種觀念已逐步被打破──94歲的陳婆婆(化名)早前因結腸癌導致腸塞入院治療,經微創手術處理及切除後,症狀已大為改善,並能回家休息。事後陳婆婆的家人傳來電郵,附上闔家團圓合照,指術後患者得以回家慶祝聖誕,家人亦紛紛回港陪伴,筆者隔着屏幕看亦感溫馨。

在傳統觀念中,古稀老人不宜動刀,除本身已有的疾病外,他們部分溝通能力下降,未能完全理解醫生意思,而且長者多因病及長期服藥,手術風險比一般人高,術後可要進深切治療部照料,困難重重。另一方面,香港人生活繁忙,家人未必可經常進出醫院或在家照料患者,特別是如患者需要腸道造口的話,因清潔過程相當複雜,患者與家人都抱可避則避的心態。不過在醫學昌明的今天,很多問題已能迎刃而解。

全方位護理加快康復

上世紀九十年代,丹麥外科醫生Henrik Kehlet提出「增強恢復程序」(Enhanced Recovery Programme)概念,意即於術前、手術期間及術後為患者提供最佳護理服務,加快患者進行大型手術後的康復進度。

20多年後的今天,世界各地愈更認同「增強恢復程序」的重要性。2019年,針對70歲以上患者,瑞士發布一項對結腸及直腸癌手術的研究結果。這研究以隨機對照試驗進行(Randomized Control Trial),研究人員發現「增強恢復程序」可減少接近一半手術併發症,留院日子由約12天減至7天。由此可見,如能為患者提供全面的護理服務,接受大型手術絕非難事,而且亦能有良好的癒後效果。

過去20年,微創手術、機械臂及無創(內窺鏡)手術大行其道,最大優點是避免或縮小傷口範圍。同一時間,「增強恢復程序」亦幫助患者做足準備,於術前先改善健康及營養狀況,並由專業人士向患者及家屬講解手術過程及術後影響與護理程序,務求全面配合促進患者復康時間。「增強恢復程序」中,除了外科醫生,還要麻醉科醫生、護士、營養師及物理治療師等共同配合才可帶來最理想效果。

第一,術前評估相當重要,團隊除解釋手術過程外,還要留意病人服藥、營養及身體狀況,加以改善及調校,要注意的是很多長者胡亂吃補品,可能影響血凝固功能,必須提醒患者這一點。

第二,盡量採用微創手術。很多研究指微創手術可減少術後併發症,患者亦可提早回家;這些嶄新手術方式的效果可與傳統開放式手術一樣,不會增加復發機率。但當然並非所有疾病或癌症皆可微創,須以可信的大型研究及個別病例為準。

活動身體減併發症

第三,參考近年實證醫學的數據和經驗,部分喉管如尿喉、胃喉及腹腔引流,可毋須放置或可提早拔除,病人不用因喉管問題而困在床上及延遲出院。

第四,嗎啡雖可止痛,但易令長者思緒紊亂及嘔吐。一旦嘔吐物流進肺部,可誘發肺炎;嘔吐時的動作亦可弄到傷口,故須設計其他止痛方案。

第五,醫生可讓患者及早進食及活動,最早可於術後第一天進行。昔日手術傷口大,稍一活動恐引致痛楚;現時接受微創手術後,傷口較小,疼痛較輕,患者可提早下床及走動。因為術後腹脹再加上經常臥床的話,橫隔膜因沒有地心吸力影響下易壓向肺部,致呼吸不暢,引起肺炎;血氣不通也可導致腿部深切靜脈閉塞,產生血塊可走到肺部,令血循環受阻。種種問題可令之前的努力功虧一簣。

固然患者應積極配合,但照顧者(家人及家傭)的角色亦尤其重要。術前愈多家人及照顧者與醫生會面愈好,可一同了解術前、術後須知,醫生亦毋須多次向不同家人覆述及減少誤會。醫生完成手術後,剩下的工夫便要患者及照顧者一同參與。因此照顧者應於醫生巡房時在場,可親自查詢患者有何問題、身上可有插喉等。另外,很多長者忘記如何自我護理及復康,因此,如有多於一名照顧者,最好可分配時間探訪,便可經常提醒患者坐立、下床及活動等。

在新冠疫情之下,探病變成難事,但只要醫生及照顧者努力爭取,共同參與,必可增加長者康復機會。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沒有人希望長輩放棄治療。「增強恢復程序」雖有成效,但所需人力物力甚多,因此患者及家屬宜跟醫生及其團隊多作溝通,互相配合,於有限資源中達到最佳效果,對患者整個家庭以至社會也可帶來正面作用。

撰文:李家明醫生_外科專科

 

 [信健康] 評估老人手術風險,醫生資訊派用場!【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

文首提及的婆婆,因結腸長有腫瘤而阻塞,手術前結腸非常腫脹。(作者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