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的剖析

顧小培 | 2021-02-22

 一件置身於高處的東西,若是不能自然地、安安穩穩地留在那裏,或者,如果它失了依靠羈絆,就會往下掉。那是人人都曾見過,亦視之為正常的,不會深究。但歷史上有兩個人卻因為看到這現象,各各產生獨特思考,從中走出了一些大道理。

這兩個人,一在中國,一在西方。中國那位叫孫武。他在《孫子》中說:「善戰者,求之於勢,不責於人;故能擇人任勢。任勢者,其戰人也,如轉木石。木石之性,安則靜,危則動;方則止,圓則行。故善戰人之勢,如轉圓石於千仞之山者,勢也。」善於用兵的人,懂得營造有利形勢來取勝。雖說「用兵」,但依賴者,並不單單是屬「人」的那種兵。縱然到底仍然不免須用到「人」,但他的做法是,選擇不同長處的人,在形勢中擔任扼要的角色,這叫「任勢」。打個比方,他在用人作戰的操作中,手法像是轉動木石。木頭和石頭的特性是,放在安穩平坦地方之時能靜止,放在險峻陡峭之地會滾動。這種形態也源自它們的形狀:方形的穩定,圓形的顛簸。因此,善於用兵的人知道如何營造有利的形勢,就像是把圓形的石頭從萬丈高山上滾下來,造成不可擋的「勢」。

西方那一位叫牛頓。相傳他看到蘋果從樹上掉下來,就悟到「萬有引力定律」(law of universal gravitation),從而指出,在兩個質點的彼此之間,存有相互吸引的作用力。

我們不妨先看看,在牛頓之前,有關「力」的理解究竟是怎麼樣的。自有歷史記載以來,先是希臘的哲學家亞里士多德認為,宇宙中的每一種物體,都具有它的自然安身之所。其中一些體質沉重之物,例如石頭,它們傾向處於地球之上,動也不動地存在。另一些比一般東西較輕之物,例如煙霧,他們安身的地方則是在空中。至於星星,他們選擇留在天上,成為天外之物。亞里士多德的看法是,如果一件物體處於其自然的狀態,它可以算是「安穩賦閒」(at rest)。若是想令它有行動的話,就會需要有一個外在的介力持續地推動,否則它會是靜止的。

去到十六世紀,意大利著名天文學家伽利略認為,一件已經在移動中的物體如果沒有別的力量影響,就會繼續移動。另一位名叫開普勒(Kepler)的德國天文學家則指出,物體在靜止或移動中,具有一個天然的持續趨向,他稱之為「惰性」或「慣性」(inertia)。

 

(編者按:顧小培最新著作《樂活知食 踢走都市病》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