劣幣良幣

顧小培 | 2021-03-03

如果你有一個金幣,上面註明面值1000元,你會不會在市面上買東西時把它當1000元花掉?應該不會。原因很簡單。金幣的實際價值比它表面上所說的1000元高得多了,因為黃金有價。況且這個錢幣是特別鑄造的,買的時候已經付出了不止1000元。它往往屬限量版,有獨特的市場;既可供收藏,過了一段時間之後,售價可能更高。那麼,怎會有人願意就以其面值去易貨呢?

紙幣有一點點不一樣,因為用上了那張紙的本身並沒有價值。只不過,也有人鍾情新的鈔票。消費的時候,刻意揀選手持銀紙中比較殘舊的先用掉;尤其是一些舊版的。深恐若是保存下去,會有報廢失效的一天。於是令到市面上流通的紙幣都以剝落斑殘的佔多。這個情況有一句說話形容之,是為「劣幣驅逐良幣」(Bad money drives out good)。須注意的是,這裏面說的是「幣」而不是「錢」。

清朝末年吳趼人所作的小說《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中,有一段提及當時在香港使用錢幣的「怪現狀」,描述得活靈活現。〈第五十九回〉:「廣東用的銀元,是每經一個人的手,便打上一個硬印的。硬印打多了,便成了一塊爛板,甚至碎成數片,除了廣東、福建,沒處行用的。此時我要回上海,這些爛板銀,早在廣州貼水換了光板銀元。此時在香港買東西,講好了價錢,便取出一元光板銀元給他。那店伙拿在手裏,看了又看,摜了又摜,說道:『換一元罷。』我換給他一元,他仍然要看個不了,摜個不了,又對我看看。我倒不懂起來,難道我貼了水換來的,倒是銅銀?便把小皮夾裏十幾元一起拿出來道:『你揀一元罷。』那店伙又看看我,倒不另揀,就那麼收了。再到一家買東西,亦復如此。」

上述「劣幣驅逐良幣」又名「格雷沙姆定律」,是十六世紀英國人格雷沙姆(Gresham)始創,但箇中理念,其實源自之前的波蘭數學家哥白尼(Copernicus)。1517年,哥白尼將他有關金錢的理論作出一個總結,是為「金錢量說」(Quantity Theory of Money),其中心思想是,金錢的供應若增長,可以有提高通貨膨脹之虞。這個理論本來說的是「金錢」,但去到格雷沙姆定律,卻側重於「通貨」,也就是「錢幣」。只不過,在英語中,money一字也可解作錢幣,於是走出了Bad money,Good money之說。其實,錢就是錢,本身並沒有什麼「好錢」、「壞錢」之分。在這方面,中譯的「劣幣」、「良幣」,倒是把箇中意義正而名之,可說是青出於藍勝於藍。

 

(編者按:顧小培最新著作《樂活知食 踢走都市病》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