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當慢運動改善心功能

臧渝梨博士 | 2021-03-05
有些源於傳統醫學的運動(如太極、坐式太極、瑜伽),需要身心投入,可結合靜觀,從而既保障安全及運動量,又有其他裨益,例如減輕焦慮抑鬱、降低血壓、改善呼吸、迴圈及肢體功能,因而比較適合有精神壓力的老年心血管病患者。

運動有助改善心肺和骨骼肌肉功能,延緩慢性病的發生發展,規律運動是健康生活方式的必要元素。

衞生署2018/19健康行為調查發現,16.8%的成年人(其中24.1%為≥65歲的老年人)未達到世界衞生組織建議的最低運動標準,例如,每周至少做高強度運動75分鐘或中等強度運動150分鐘。15歲及以上人群中,20.7%(19.3%為老年人)每天至少坐臥10個小時。運動依然是許多香港人亟待增強的行為。

根據2019美國心血管學會指南,20歲時就要開始堅持健康生活方式,以有效降低心血管病的發生風險。世界衞生組織2020運動指南建議,除了最低運動標準,成年人每周至少要有2次中等強度的力量運動,增強肌肉收縮力。

老年人每周至少要有3天中等強度的多樣化運動,重視平衡功能和肌肉力量;較年輕者,用輕體力活動取代坐臥,預防靜態生活方式。身體條件允許時,每周運動時間可延長至150分鐘(高強度)或300分鐘(中強度)。

有些源於傳統醫學的運動(如太極、坐式太極、瑜伽),需要身心投入,可結合靜觀,從而既保障安全及運動量,又有其他裨益,例如減輕焦慮抑鬱、降低血壓、改善呼吸、迴圈及肢體功能,因而比較適合有精神壓力的老年心血管病患者。運動時,須把注意力集中於運動的肢體和呼吸吐納中,這就轉移了大腦對負性身心痛苦的強烈感知,而緩慢有節律的肢體移動,又可促進身體各部位的和諧共振,利於代謝、排泄和機能平衡。

新冠疫情下,運動宜選擇通風良好之處,並與人保持距離,確保環境潔淨度和空氣含氧量,促進產生最佳運動成效。

作者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

那打素護理學院副研究員

 

[信健康] 慢運動能改善心率, 護理資訊派上場!【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