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積與脾臟

許懿清中醫師 | 2021-04-15
消化能力人人不同,有些人較為耐飢耐飽,有些人一餓就要即刻吃東西,這都與人的脾功能有關。

因飲食不節或因病導致,繼而出現類似消化不良或腸胃炎的症狀,在中醫來說其成因之一為傷食,食物停滯在胃腸內,造成脾胃的負擔,影響其正常功能。食物為有形、有質之物,若食無定時且過量,日久食物停留不消,最易傷胃。症狀可見腹脹腹痛、嘔惡嘈雜、大便秘結、不思飲食,甚至腹痛拒按、倦怠乏力或煩躁不安。脈象弦滑,舌苔薄膩或黃厚膩。在未出現上述的較為嚴重症狀之前,患者會出現納食不香、胃口欠佳、上腹脹滿、口臭、大便不爽等症狀;此時,應該盡量吃得清淡、吃易消化的食物,盡量不吃太多蛋、奶、肉等較難消化之物,若症狀未改善,請即延醫診治。

氣的範疇

中醫師常用枳實導滯丸、平胃散、保和丸等藥方來治療以消食積;常用具有導滯、助消化、化積的藥物,包括枳實、大黃、檳榔、雞內金、萊菔子、神曲、山楂、青皮、大腹皮、鬱金、麥芽、三棱、厚樸等。

消化能力人人不同,有些人較為耐飢耐飽,有些人一餓就要即刻吃東西,稍為多吃又會出現胃腸不適;這都與人的後天之本──脾的功能有關。中醫所說的脾不是單指人體中脾這個器官,中醫的脾是較為廣義的。中醫的臟腑學說,除了包含實質性的臟器之外,還包括其功能性(如何運作),即「氣」的範疇。

五臟之一的脾,其主要生理功能與特性包括:

1.脾主運化,即消化與吸收。脾負責消化食物,並吸收其中的精微和津液(營養成份),並傳輸至其他臟腑,此乃血氣生化之源。脾又負責運化水液,在消化飲食物的基礎上,人體會吸收部分的水液,化為津液,並將其轉輸至其他臟腑,供身體吸收利用;另一方面,脾會將多餘的水液通過其運化水液的功能,「化掉、送走」。

2.脾主生血,脾主統血。經脾吸收而來的水穀精微經脾上輸至心肺化而為血,這個過程稱之為生血。脾主統血,脾氣有固攝的作用,具統攝血液使血液在脈管之中流通,防止其溢出脈外的功能。因此,中醫說脾乃後天之本,因為人的一生都得依賴脾來吸收維生的營養,並依賴其生血之功能來化生血氣,維持生命。

3.脾主升清,其具體作用分別是升清和升舉內臟兩方面。一方面是指脾將水谷精微向上輸至心肺,繼而化生氣血營養全身;另一方面的脾主升,是指脾氣能升舉內臟,維持人體內臟位置相對恒定,不致下垂。

 

五個習慣

要維持脾的正常運作及確保其良好功能,日常生活中這樣做會有幫助:

1.定時定量飲食。

2.進食時宜細嚼慢嚥。

3.每餐以七成飽為宜。

4.盡量少吃生冷、黏膩飲食。

5.思傷脾,思慮過多會傷及脾的功能,應盡量避免過度思慮。

 

作者為註冊中醫

www.yibeaute.com.hk

 

[信健康] 健脾的最佳習慣,中醫資訊派上場!【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