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的心理壓力

陳仲謀醫生 | 2021-04-20
移民是人生中最重要的抉擇之一,一定要取得全體家人的共識;在決定前要做多方面的研究,決定後就不要三心兩意。(彭博圖片)

香港本來就是一個「移民的城市」,百多年來從五湖四海到來的人不知凡幾,而又有很多「香港人」因本地世情的變化,選擇離開這顆「東方之珠」,到世界各地尋求新生活。人口流動是人類歷史的常態,隨着近幾十年來「全球化」(Globalization)的發展,「移民」實在是二十一世紀的普遍行為,應該不值得深究;但問題是:「移民的動機」在於自願或被迫?

上世紀七十年代越南統一,很多當地土生土長的華僑被迫離開,投奔怒海,偷渡來港,成為一個國際問題。相信港人大都忘記了1979年2月7月,天運號貨輪載來了2700名越南船民;當年港英政府設置的難民營,現在已經多數變成高樓大廈,了無痕跡。因應社會現象,電視台以此為題材,開拍了一部名為《抉擇》的長劇,主題曲亦叫《抉擇》,由黃霑填詞,林子祥主唱:「幾多往時夢,幾許心惆悵,別了昔日家,萬里而去,心潮千百丈。」未幾,中英雙方展開1997年香港問題談判,過程荊棘滿途,引起一陣港人移民的躁動。總言之,香港的人口進出流動是本地社會的特色,不應該大驚小怪。港人來去自由,悉隨尊便,正所謂「人生失意無南北」;「漢恩自淺胡恩深,人生樂在相知心」(王安石《明妃曲》)。

如果閣下是年輕力壯,無家庭之累,四處闖蕩,甚至浪跡天涯,當然可以隨時揮手遠方的雲彩;可是人到中年,扶老攜幼,身負重責,移民與否就應深思熟慮。倘若不是為了生計問題,或是有難言之隱非走不可,筆者奉勸各位「一動不如一靜」。香港在清末民初,曾經是「賣豬仔」的基地,內地很多年輕人因在家鄉無以為生,便被人口販子拐騙去舊金山(三藩市)和新金山(悉尼)挖金,終生勞苦,客死他鄉,能衣錦還鄉或在當地冒出頭來的只屬鳳毛麟角。

人們離鄉別井的動機,不外乎逃避戰爭、天災、饑荒、宗教或政治壓迫。目前主要推動港人離開的心理壓力,大概源於2019年以來的社會運動。以若干環境而言,香港於最近兩年來的變遷實在很大,部分人因而失去信心。「變幻才是永恒」,「窮則變、變則通」,這是眾人皆知的道理,但人各有志,不能強求。任何變化都會構成心理壓力,而其中有正面和負面的反應:正面是加強其意志和適應能力;負面是失去信心和猶豫不決。

重新適應非朝夕

根據美國華盛頓大學兩名學者1967年製作的「精神壓力量表」(Social Readjustment Rating Scale,分數愈高代表壓力愈大),普通搬遷有17分,移民他國的分數相信會高達幾十分(鶼鰈情深的英女皇喪夫,分數應是最高的100分)。所以,舉家移民的人在籌備過程中應作出充分的心理準備:落腳的地點、置業、就業和學業,都要盡量徹底諮詢親朋戚友和有關的專業人士,然後才作出決定。

雖然「人離鄉賤,物離鄉貴」已經與時代脫節,但適應外國的新環境,融入當地的社會文化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做得到。最糟糕的是家庭成員之間的適應力會有很大落差:一些感覺好像重獲新生,另外的卻滿懷思鄉病。這樣很容易會使本來完整的家庭分崩離析。移民是人生中最重要的抉擇之一,一定要取得全體家人的共識;在決定前要做多方面的研究,決定後就不要三心兩意,並準備以正面思維克服將會預見的困難,以保持情緒穩定。反過來說,某些人因為在香港生活得不如意,甚或走投無路,倉卒移民,一下子未能適應新環境,便會影響精神健康,最終得不償失。

多數的研究報告指出,新移民患上精神失調的比率高於當地居民,這當然是由於適應新環境遇上的困難:語言溝通、人際關係、文化差異和最惱人的種族歧視。很多新近移居外地的人都選擇台灣,因為是同文同種;現在特區政府大力宣傳「粵港澳大灣區」概念,可能是港人的另外一個新選擇。兩岸四地,一衣帶水,手足情深,撇開意識形態的執着,未嘗不是年輕人初試啼聲、大展拳腳的新舞台,亦是退休人士省吃儉用的養老安樂窩。

回歸前的移民潮,是因為港人不理解「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可以在一河之間中並行不悖。九七之後,香港的經濟保持繁榮,向外推的移民力度(Push)被留下賺錢的拉力(Pull)抵消,一直到「社會運動」的爆發才有所改變。現在積極籌劃移民可能是三四十歲的中產人士,他們頗有資產和具備豐富的工作經驗。香港流失這批中層精英,將會是一大損失。這些人離開自己熱愛的工作崗位原因不一,但其中說得最清楚而振振有詞的是不滿本地的教育制度,並謂自己身受其害,希望寶貝的兒女會有一個愉快的童年,長大後在彼邦有多樣化的發展空間。他們急於移民可能還有一個深層原因:奉西方自由民主開放為圭臬。

只認同西方價值

香港在八十年代初只有兩間大學,後來公私營的高等學府紛紛成立,如雨後春筍。本來提高市民的文化水準是一件好事,但幾乎所有學府的教學都以英美為楷模,潛移默化,使很多學生只認同西方的文化觀念和價值取向。香港經過年前的社會磨難,在各方面都有很大的改變,而這些變化未必得到他們的認同,所以部分人便萌生去意。

「此處不留人,自有留人處」和「在家千日好,出外半朝難」恰恰成為一個強烈的對比。現代資訊科技大大促成人口的流動,再沒有古人「陽關三疊,一曲渭城」的離愁別緒;更不存在「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王維絕句)的嘆息。中文「移民」兩個字的意義比較含糊,不及英文(immigration vs emigration)的清晰。香港人移出的數字每年有高有低,移出高時,回流數字相對少;相反回流人數多,移出的數量顯得少。港人聰明睿智,找個「太平門」,隨機應變,安身立命,是理所當然,正所謂「狡兔三窟」,不足介懷。

不過,正想移民的人應該再觀望一下內外的新形勢:香港「政改」之後的情況如何?西方現時和疫後部分地區的「反華情緒」是偃旗息鼓?還是變本加厲?無論如何,筆者預祝嚮往外國生活的人,能早日「發揮抉擇力量,再起我新門牆,勝我舊家鄉」;也歡迎覺得總是家鄉好的人,鳥倦知還,浪子回頭!

撰文 : 陳仲謀醫生_香港精神健康議會召集人、香港精神健康促進會主席

 

[信健康] 移民的思量,精神資訊可留意!【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