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營醫療如何持續發展──策略篇

天峯醫生 | 2021-06-09
公營醫療要增加供應,不是單單加錢加人手便成,需要硬件軟件配合。(資料圖片)

筆者之前連續3篇文章(分別刊於4月14日4月28日5月26日)分析了一些香港公營醫療服務的需求、人手和硬件上的問題。要讓我們的醫療體系得以持續發展,自然要令需求和供應得到平衡。

我們雖然不能盲目地削減公營醫療服務,但仍然能夠至少從兩方面做到減少服務需求──減少不必要入院和減少不必要程序。

(一)減少不必要入院

醫管局總裁高拔陞醫生在醫院管理局研討大會2021的主題演講就提到醫管局將三管齊下,採取「截上游、中間分流、疏導下流」的策略,讓病人在社區健康生活,減少入院的需要。

「截上游」是利用醫管局內的大量臨床數據,應用大數據技術,用以鑑辨各類病人需要再入院的風險;並根據相關的臨床評估制定個人化的護理和治療計劃,為病人度身訂造「個案管理」;甚或透過遠程監測,貼身跟進病人的健康狀況,提供適時支援,以減少其病情反覆和入院的機會。

「中間分流」包括促進和支持病人自理,好像在地區康健中心提供復康服務,以及為安老院舍的末期病患者提供臨終護理服務等,讓他們於社區內健康生活。此外,還可依靠流動應用程式,例如「HA Go」,用來儲存個人的自我健康監察數據,同一時間,市民也可透過「HA Go MyHealth」應用程式,以電子資料冊或影音模式接收個別來自不同專科部門的健康資訊。

「疏導下流」則依靠新發展的服務模式,例如手術前的體檢準備、放射診斷服務、傷口護理,甚或癌症病人的化療程序等,以日間醫療服務模式進行。日間服務模式一方面可以盡量減少病人非必要住院,紓緩住院病床的擠迫問題,另一方面病人亦樂得不用在醫院過夜。

善用其他資源

除了善用自己的資源,另一個策略是善用其他資源:醫社協作和公私營協作。

筆者上星期參與了一個名為「北區關顧認知障礙症及基層健康網絡」的啟動禮,也是希望透過社區各樣服務和教育,提升社會對包括認知障礙症等各類慢性疾病的認知和照顧能力,為病人和照顧者提供更多元化的社區和醫療支援,令大部分初期和病情穩定的病人獲得比在住院更有效和生活化的治療和照顧,亦減慢減少病人病情惡化的時間和機會。我們亦知道,病人是否需要長時間的住院服務,其社區和家庭支援也是一個很重要的關鍵元素。

公私營協作也可以有不同模式,包括把手術、內視鏡檢查、門診等分流到私營醫療機構。選擇適合的病症、公私營彼此的角色分配、後續安排,以及合理而具持續性的回報都要一一釐定清楚。

(二)減少不必要醫療程序

如上所述,香港公營醫療太過側重醫院服務,筆者就曾在之前的一篇文章闡述,很多時病人入院之後,許多檢查或治理都是「套餐化」,好像病人總要抽「一大筒」血,總要做齊同一套檢查等。其實許多「程序」可能並非必要。此外,香港的基層醫療發展相對疲弱,加上「微」專科化的發展,令到無論是病人還是醫護人員都喜歡凡事轉介再轉介,也可能增加不少不必要的工作量。

要做到簡化入院後的流程,同樣也可以利用一些系統性的生產方法,和改善工業產能、流程、品質的工具。雖然醫療服務有別於工業生產,但只要加點創意,概念上當有用得着的地方。對於流量大而相對簡單的病情,醫院很多時可用一些常規自動化的方案處理。常見的腫瘤可利用一站式的流程,令診斷、檢查、治療都能夠在同一時間、同一地點進行,既可縮短病人等候治療的時間,也可省卻舟車勞頓之苦,而整體的工作量卻沒有增加。另外,急症室加設特快門診轉介服務,亦可減少病人入院的需要,更不需要經過重複的轉介程序,卻能得到更適時的治療。至於部門內外的轉介程序,同樣可以從轉介個案分析,透過上述的形式處理,減少無謂的工作量和病人等候的時間。

增加硬件軟件

公營醫療要增加供應,不是單單加錢加人手便成。在策略上,同樣該從兩方面考慮──硬件和軟件。

1.硬件

政府已經預留撥款進行第一個10年醫院發展計劃,也在籌備第二個10年醫院發展計劃。除了增加床位,當然還要添置其他醫療配套,更不能少了智慧型醫院的相關設置。

隨着科技發展,5G系統和物聯網(IoT)等配合,智慧型醫院絕對可以改善病人經驗,更可以省卻不少醫護人員的工序。病人在病房的監察數據,再不需要人手用紙筆去記錄,儀器會直接輸入電腦系統,遇有不正常情況會自動通知當值醫護人員,甚至根據預先設定的方案即時提供治理。

病人將來覆診時,甫入醫院大樓,電腦系統便可以立即透過病人手機應用程式,提示病人需要到訪的地方和位置,同時把病人病歷資料和平時病人自我監測的數據即時輸入醫生電腦,更會提示醫生病人的特殊情況。透過電腦分派或預訂安排,病人甚至不用掛號不用等候便能直接看到醫生。病人在診症後,藥單已經直接送到藥房,病人覆診時間亦即時輸入到病人手機。病人可以安然回家,藥物已經透過外展派藥系統送到病人家中。

雖然這些或多或少只是筆者想像,但要實現並非遙遠。「智慧醫院」的策略旨在加強發展新型醫療服務,包括遙距醫療、提升病人自理能力,以及在醫院中為臨床和非臨床的同事提供更高效益的支持,更包括把人工智能應用到臨床服務,當中的表表者是用作標示胸腔X光異常情況,或幫助分析糖尿病人眼底鏡的影像,提高醫護人員的診斷效率。

另一概念是設立醫院指揮中心,把醫院病人流的資訊集於一室,令檢視和管理醫院床位更方便快捷,更可以配合不同機械人的運作,令清潔、病房管理和運送等都更自動化。

挽人才增人手

2.軟件

挽留人才和增加人手供應其實可以同時進行。

前面提出的方案,也都希望能夠省卻醫護同事重複繁瑣的工作,可以更加專注其更有興趣的專業服務上。事實上,整個人事架構或需定時檢討,盡量減少「同工不同酬」的問題,並為不同職系(包括但不能止於醫生)和職級提供公平和適時的晉升機會,並盡量縮短聘請空缺所需的時間。這些都對醫管局的士氣有所幫助。

另一個大方向可能是退休後重聘,甚至逐步延遲退休年齡。既提供具豐富經驗的服務,又能提升傳承的水平。

只是,整體人手供應也需要政府配合,除了適當規劃大學培訓人數,也要連同社福界對醫療人手需求一併考慮。要注意社福機構會爭聘某些專職醫護人員之外,有時公私營協作太蓬勃也會令不少醫護人員流向私營。

增加人手供應,當然少不了考慮「特別註冊」的海外醫生方案,但首要條件還得要確保醫療水平能夠維持。筆者認為醫學院畢業只是確保其有基本的醫學知識水平,無論在哪一個國家畢業,是否一個好醫生和其專業水平評估,沒有任何形式的考試較平日的工作表現評核更全面。而且在公營醫院工作時會接受有經驗醫生的帶領和督導,5年時間應該足以確保該醫生有一定的能力和操守才准其免試獨自執業,其實對比在本地畢業的醫生安全性來說,應該有過之而無不及。

撰文 : 天峯醫生

 

[信健康] 持續發展公型醫療,支援資訊要留意!【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