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時代銀髮族自殘行為急增

陳仲謀醫生 | 2021-06-15
在疫情高峰期,人人自危,未有餘力支援長者的需要。部分長者未必有親朋的支持、服務員的看護,容易衍生負面的情緒。(法新社圖片)

孟子曾答鄒穆公:「凶年饑歲,君之民老弱轉乎溝壑,壯者散而之對四方者……」(《孟子.梁惠王下》)。環顧中外古今,天災人禍不斷發生,逃難者絡繹不絕,而老弱多死於途上,青壯則能苟且偷生。二十一世紀人類文明進步,雖然戰亂饑荒依然不減,但奉行人道主義的國家都肯伸出援手。2015年,一名土耳其警察發現一個遇溺的3歲敍利亞難民兒童俯伏海邊的屍體,這張相片在網上瘋傳,促使德國總理默克爾多收留約100萬名難民。歐美等先進國家似乎十分重視兒童的福祉,相比之下對老人家的照顧便有些不足。該等國家在COVID-19橫掃之下死亡枕藉,絕大多數是老人。所以,有人謔稱65歲的人是「被遺忘的一族」(Forgotten Group)。

新冠肺炎肆虐全球,死亡數字直逼400萬,縱使疫苗接種已經開展近半年,但疫情顯然尚未受控,加上變種病毒凌厲的威脅,人類不知到何時何日才能恢復疫前的生活?

本年4月下旬,一名83歲老翁據說因為憂無力照顧長年患病的老伴,勒死結髮60年的妻子後上吊自殺。這些令人痛心疾首的事件幾乎每年都會發生,但筆者擔心在疫情長期籠罩下,上述悽慘的案例會有增無減。香港應該沒有任何組織研究「疫下中老人的壓力」。所謂「禮失求諸野」,我們唯有參考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的研究結果,希望「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根據研究團隊的教授宣稱:他們發現英格蘭一年內有超過5000宗入院個案是有關老人因「自殘(self-harm)和自毒(self-poisoning)」而需要醫治。很多人或會大惑不解,自殘(傷害自己的身體:割手臂、鎅大腿、扯頭髮及濫藥等),都是青少年在身心極度失衡中,作為發洩或引起別人注意的手段,沒有想過會在老人群體中出現。自殘原因很多,大概分為外的壓力(身心受創、焦慮、抑鬱);內在遺傳因素所衍生的邊緣型人格障礙(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 BPD)。

疫境孤單缺乏支持

年逾花甲,人生幾經風浪,應該不會重蹈覆轍,做出故意傷害自己(Deliberate Self-harm)的行為,否則他們也不能活到耳順之年。因此,研究人員認為上述的「老人異常行為」可能是因為受到疫情揮之不去的影響。香港沒有相近的調查,筆者最近臨床的體會,也不覺得有這種現象的發生。不過,「自殘」造成的尷尬,相信本地老人都難於啟齒,害怕家族蒙羞,多數秘而不宣,遑論會尋求精神科醫生的治療。他們或會心中自責:「我在這個年紀還做這樣的儍事,真丟臉!」

英國去年抗疫失誤,疫殍遍野,政府被迫封城,老人院和獨居長者首當其衝。他們大都體弱多病,需要物質和精神的緊密照顧。聯合王國在疫情高峰期,人人自危,自然未有餘力支援長者的需要。部分風燭殘年的老人未必有朋輩的支持、親友的撫慰、服務員的細心看護,連看醫生也未能立即獲得跟進,容易衍生負面的情緒。失喪、孤單和寂寞的心情,無人傾吐,可能導致老人自殘甚至自殺的行動;而自殘或是他們自殺的前奏。曼城大學研究指出「自殘老人」的自殺機會率高於同齡人口達150倍,亦比同樣有此惡習的青少年高3倍。這樣,有關持份者必須重視老人自殘的行為,認定它是一個嚴重的醫療警號(Clinical message),決不能掉以輕心,因為有些醫務人員仍然覺得老人自殘行為只是孤立的個別事件。

香港老人院的住客只有3%接受新冠疫苗兩劑的注射,目前全港市民接種一劑疫苗的不足四分一人口,所以為免長者受到感染,幾乎所有安老院舍都謝絕探訪,猶如英國的Lockdown。老人家長期與世隔絕,雖然可以利用資訊科技和親友保持聯絡,但總有隔靴搔癢之弊,或許間接引起他們產生若干程度的焦慮和抑鬱。

曼徹斯特大學的國家健康和卓越看護學院(National Institute for Health and Care Excellence)訂定了制止有關人士自殘和自殺的守則,值得我們參考:

首先,醫務人員不能抱殘守缺,要知道老人家是會有自殘的不當行為,所有精神健康的持份者必須努力合作,應付各種因疫症而引起的新挑戰。

其次,英國NHS(相類於香港的醫管局)的精神健康總監宣稱已加強社區支援,包括面對面的輔導,及全天候的諮詢熱線,以應不時之需。

英國輔導長者方法

英國有一個相關的NGO(Mental Health Charity Mind)負責人有以下幾種方法去輔導在自殘漩渦打滾受苦的人:

一是給予有關人士足夠的空間傾吐心事,而不作任何評價(Judgement)。

二是鼓勵他們求醫,尋找相關機構協助,及在網上結交同病相憐的「網友」,以互吐心聲,互相支持。

三是探討他們自殘背後的其他原因,例如居住問題、職業失去保障和財政困難等,然後採取適當的幫助和指導。

四是輔導人員應以朋友方式看待求助者,使他們建立平常心去接受幫忙,而不以此為恥辱,免去被「標籤」的恐懼,以逐漸控制起伏不定的情緒。

五是受助者一定要覺得受尊重,輔導者是以友善的態度專心致志去聆聽他們的苦況,且會盡力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

六是自殘者不理智行為背後的原因五花八門,甚至匪夷所思,所以輔導者不能「一部通書睇到老」,應該隨機應變。

七是給予受助者活下去的動機和意義,簡而言之就是「活着的希望」。

雖然英國和香港在生活和文化上有不少差異,但上述7點包涵的是「普世價值」,應能放諸四海皆準。

佛家的「四苦」:生、老、病、死都集中在老年人身上,而社會對他們的照顧顯然不及兒童和青少年。社會資源過度傾斜於年輕人,有着功利主義的思維,因為他們有助經濟發展;老人家的福祉受到忽視,緣於有人認為他們是「負累」。這都是目光短淺的見解,缺乏人道主義的博愛精神──「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下》)

撰文 : 陳仲謀醫生_香港精神健康議會召集人、香港精神健康促進會主席

 

[信健康] 了解銀髮族迎疫情,支援資訊可留意!【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