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緣家庭

楊健恩 | 2021-06-28
邊緣智商未到障礙水平,未需要特殊教育,但又及不上正常水平,上課聽不懂內容,所以才不能安坐;孩子需要大量輔助才能稍為追上一般要求。

小光的父母在他3歲時離婚,撫養權歸爸爸。小光在同一年入讀幼稚園,開學不久,爸爸便陸續接到學校電話,表示小光「坐唔定」、追不上進度等等。爸爸一方面自責離婚影響了小光,另一方面逃避處理問題,一拖便是兩年,到小光5歲要報小學時才正式安排評估。

父子倆甫坐下便形成一股低氣壓般的氛圍,讓人渾身不自然。大人們交談時,小光忽然跳到地上轉動椅子,爸爸見狀立即半笑半怒的喝停小光,小光乖乖地配合着,這才緩和了低沉的氣氛。難道又一個為維繫家庭而甘願靠整蠱作怪以轉移視線的孩子?我暗忖着。為了加快評估,我一抓到時機便安排小光在房外玩耍,這才略略了解到爸爸的困境。

妻子離家後,他辭去工作以幫助小光適應只有周末才見到媽媽的日子。不久之後小光開學,爸爸才發現校服課業等大小瑣事極花心力,還有以爸爸的身份融入媽媽家長圈殊不容易。每當遇到挫折時,爸爸都會把所有問題歸咎於單親,暗罵前妻之餘又自責沒有盡最大努力給小光完整的家。責人自責的矛盾令他管教不能貫徹始終,在溺愛與嚴苛之間遊走,孩子更難學習行為規範。

後來的評估發現,小光的智商達邊緣(Borderline)水平,介乎正常與障礙之間。爸爸聽後很疑惑:「邊緣智商,即是什麼意思?」「未到障礙水平,未需要特殊教育,但又及不上正常水平,上課聽不懂內容,所以才不能安坐;孩子需要大量輔助才能稍為追上一般要求。」我同時試着讓他看到我看到的:孩子的問題不純因為單親,只要改善處理技巧,一樣可以更有效管教,但爸爸要先走出離婚的創傷,不再歧視自己,試着看到自己做得好的地方,才有可能與兒子建立快樂家庭。

講解完畢後,我陪爸爸接回小光,小光見到爸爸便笑着衝入他的懷抱,我微笑的看着這一幕,爸爸似乎懂我的意思,也回我一個微笑。

作者為註冊臨床心理學家

 

[信健康] 捍衛健康非難事,心理健康要留意!【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