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講精神病 影響深遠

陳仲謀醫生 | 2021-07-13
電影《飛越瘋人院》於一九七五年上映,故事圍繞精神病院內發生的事,藉此帶出當時社會的一些問題。(劇照)

「浪奔浪流,萬里滔滔江水永不休。」這是上一代香港人耳熟能詳的電視劇《上海灘》主題曲,該劇是當時市民茶餘飯後的話題。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是香港文化事業的黃金時期,不但帶動東南亞一些國家的文化潮流,而且遠及歐美的唐人街華僑和留學生都熱中追看香港製作的連續劇,蔚然成風,香港現在流行的某些俚語也是衍生自當時炙手可熱的演員在劇中的口頭禪。既然電視劇的影響如此深遠,因此,若是涉及精神病題材的電視劇,內容不可不慎。

二十一世紀二十年代的今天,香港的文化娛樂事業大不如前是有目共睹的,一家人看電視劇「送飯」的情景早已不復多見,尤其見年輕人鍾情於電腦和手機,遠勝「與時代脫節」的電視節目。總的來說,香港電視劇的捧場客大都是中年以上的市民,而最近十幾年韓劇盛行,幾乎使本地製作無人問津。可能香港的「龍頭電視台」希望重振雄風,挽回頹勢,除了重組管理製作團隊外,還推出一些題材較新穎的劇集,以圖改善收視率。

筆者不是「電視迷」,不過偶然看到一齣劇集的劇情和精神病有相當密切的關係,於是勾起「職業興趣」。

連續劇在「黃金時段」播出,應該還會有一些固定的家庭觀眾。筆者擔心的是某劇集中的角色:幾名精神病人和一位精神科醫生,他們出色的演出可能會令普羅大眾對精神健康產生誤解,甚至散播負面的訊息。編劇和導演為求劇情吸引,採取誇張和渲染的手法實在無可厚非,但對於某些較為敏感的題材,特別是一些有關弱勢社群的問題,就要特別小心,以免觸發歧視、仇恨、恐懼和排擠的「集體潛意識」(Collective subconscious)。

相信編劇有搜集精神病、法醫學、犯罪學和警務調查的資料。本人是從事精神健康的專業人士,其他範疇雖然略知一二,但不會越俎代庖。本文只集中討論劇中屬於精神科的橋段,例如精神病的症狀、醫生的行為舉止和醫院的實際運作。

該劇其中一位女主角是患有嚴重精神病的病人。她不愧是縱橫大中華區演藝界的出色演員,「影后」榮譽不是浪得虛名,演出入木三分,尤其是她眼神的凌厲,更可以媲美《飛越瘋人院》的影帝積尼高遜。她在劇中帶出的精神病人的極端暴力,使人不寒而慄,或許令人忘記這只是熒幕上的浮光掠影,無意中認為精神病人是會殺人的,恐怖非常,生人勿近。其實,上述劇情在真實世界絕無僅有,絕大部分病人都是「弱者」,需要醫護人員的悉心照顧,遑論用計殺人呢!可惜,「影后」的演出愈精采,觀眾的投入程度就愈大,造成負面的效應將會難以估計。

觀眾產生誤解恐懼

另一位男主角飾演精神科醫生,表現中規中矩。現在全港400多名男女精神科醫生,年資不同,性格有別,當然不會有一個標準形象,但是筆者偶然瞥到的幾個片段中,他醫治病人的幾個場景,程序和手法都和正常規範化的步驟大相逕庭。本人不敢妄論這位以武打成名的資深演員演出是否及格?抑或只是劇本使他成為一位「不及格和變態的精神科醫生」,甚至令觀眾產生不必要的誤解和恐懼!

劇中描述的「藍山」醫院明顯是影射香港歷史最悠久的「青山醫院」,但當中醫院內的治療工作根本是脫離現實;情節中還特意虛構病人之間的打鬥和欺凌,簡直是道聽途說,子虛烏有,完全出於該編導嘩眾取寵的心理傾向。

香港很多涉及精神病人暴力行為的電影都以1982年長沙灣安安幼稚園的慘劇為藍本,因為這是本地開埠以來最嚴重的精神病暴力事件,當中有6人殞命。當時負責精神健康的最高領導人盧懷海醫生不敢怠慢,實施了一連串穩定局面的措施,成效顯著。當全港精神健康的持份者努力宣傳,並向大眾灌輸正確對待這個弱勢群的理念而漸見成效之際,某些電影藝術工作者卻剽竊「安安幼稚園慘案」的故事,在1986年拍成一部獲獎的電影,名為《癲佬正傳》。

筆者於電影是個門外漢,無從評價其藝術成就,卻能親身體會該影片帶來的不良後果──政府和志願機構在社區籌備為精神病復康人士服務的「中途宿舍」和「康復中心」,都受到社區人士反對而胎死腹中或延遲開辦。某些社群受到電影的「誤導」,加上各種傳媒有心或無意的渲染,間接阻礙了本地精神健康服務的進展。有些先進國家早已立法規管這些不負責任的影視製作,但香港有關當局對此尚未見有任何行動。

相關知識納入課程

有人或許認為筆者是蜀犬吠日──電視劇只是大眾日常消磨時間的免費娛樂,不需要認真對待,因為「觀眾的眼睛是雪亮的」,自然會分辨是非。

筆者對上述看法不敢苟同,且看二戰時納粹德國的宣傳與教育部長戈培爾(Joseph Goebbels)的名言:謊言重複1000遍就會變成真理。這就像很多新聞報道員經常讀錯粵音;還有很多「有識之士」仍然公開說要看「心理醫生」(他們連精神科醫生和心理學家都不能分清楚),試問升斗市民怎樣明辨電視劇某些內容的真偽?社會有些東西可以約定俗成,但某類歪曲事實,造成對部分社群的不公和歧視,持份者一定要擇善固執,堅持徹底糾正這些由來已久的謬誤,不要讓「黃鐘毀棄,瓦釜雷鳴」。(《楚辭.卜居》)

要解決上述的問題,筆者在本專欄中已經三番四次主張精神健康知識必定要納入本港中小學的正規課程之中。電視劇不同電影,實施預檢制度會損害藝術創作的自由。另外,如果廣大的觀眾在精神健康方面有一定程度認識,便會產生「免疫力」,不輕易受錯誤的劇情影響,甚至拒絕收看這些「創作劇」,間接使到電視台的製作不敢為了增加收視率而濫竽充數,以為引用一些專有名詞(如人格分裂、思覺失調和解離症),就可以蒙混過關,因為香港仍然有很多有心人,繼續守護大眾市民的福祉!

撰文 : 陳仲謀醫生_香港精神健康議會召集人、香港精神健康促進會主席

 

[信健康] 精神健康要認識,支援資訊要留意!【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

 

(編者按:陳仲謀最新著作《疫時代精神海嘯》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