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可逆轉

2021-07-30

哮喘(asthma)是本港常見的阻塞性氣管疾病,可以很嚴重,但較少人知道,其實哮喘是可以逆轉的。

哮喘主要是經致敏原刺激而引致的氣道過度反應和氣管發炎,病徵包括咳嗽,心口緊悶,呼吸困難和喘鳴聲等1。根據哮喘發作的頻率以及需要用藥的類別和劑量輕重,大致可分為間竭性哮喘(intermittent asthma)和持續性哮喘(persistent asthma)2

重症哮喘佔整體哮喘約5-10%

至於重症哮喘或嚴重哮喘,是指病人即使服用高劑量哮喘藥,包括持續服用口服類固醇,也不能控制病情3。病人差不多所有時間都呼吸困難,經常有哮喘發作,嚴重影響工作和生活質素,需要入院,甚至有生命危險3

重症哮喘大約佔整體哮喘人數的5-10%4。根據香港統計處2011年的資料,香港哮喘人數超過33萬人,每年平均有70至90人死於哮喘病發,而當中的20至30名哮喘死者更是年輕患者,年齡由15至44歲5,實在不能忽略。

《Annals of Allergy, Asthma & Immunology》2008年其中一篇文獻指出,追蹤了865位需要住院的重症哮喘病人,死亡率是每100個人-年(person-year)有6.7位死者6。另一個研究指出,瀕臨死亡和曾用呼吸機的哮喘病人,出院後第一年的死亡率是10%,第三年是14%,到第六年升至23%7。於2006年《American Journal of Medicine》研究了465名美國重症哮喘病者,當中14%喪失全部工作能力,38%喪失部分工作能力8

第二型和非第二型哮喘

傳統治療哮喘方法,包括常用混合型含類固醇吸入劑及長效支氣管擴張劑的藥物,和口服藥物包括口服類固醇9。但對於重症哮喘病人效果往往不如預期,就算長時間服用口服類固醇,也不能完全控制病徵,以及仍然經常哮喘發作,影響生活3

要控制好重症哮喘,需要更精準的哮喘分類和對應方案。近年我們發現,根據治病機制,哮喘可分類為第二型哮喘(type 2 asthma)和非第二型哮喘(non-type 2 asthma)。

第二型哮喘佔所有哮喘病人50至70%,致病機制主要是由第二型輔助T淋巴球分泌的細胞激素(介白素-4,IL-4;介白素-5,IL-5和介白素-13,IL-13)所造成10。根據量度在發炎中產生的不同生物標記,臨床上我們可以參考應用性較高的第二型發炎生物標記,包括的血液中嗜酸性白血球數目,免疫球蛋白E及呼氣一氧化氮濃度10,協助我們選擇針對嚴重哮喘病人的治療方案,從而大大提高重症哮喘治愈率。

生物製劑證實有效

近年很多大型醫學研究和臨床試驗,已證實治療第二型嚴重哮喘的生物製劑,大部分可降低哮喘急性惡化率高達50至70%,改善肺功能,提高生活質素及減少口服類固醇的使用劑量和倚賴11。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亦已批准以上生物製劑可用於12歲以上的重症哮喘患者12。它的副作用大多輕微和少見,大多是注射藥物後的針口反應,而嚴重過敏情況的風險也很低13

以上提及的第二型發炎,其實是很多過敏疾病的致病機制,也包括過敏性濕疹和慢性鼻竇炎合併鼻瘜肉14。上述生物製劑當中有一種單克隆抗體(recombinant human monoclonal antibody),透過阻截發炎細胞因子的訊號,能有效控制濕疹和皮膚過敏情況,以及減少對類固醇的倚賴15

哮喘,鼻敏感和皮膚過敏往往是鐵三角,經常同時存在,影響患者健康和生活。
曾有一個20多歲的女患者,本身家中養了兩隻貓,自己的職業是寵物美容師,她因此患有嚴重的濕疹和哮喘,需要高劑量混合式哮喘吸入藥物以及服用口服類固醇,也不能穩定控制病情。在診所抽血發現是嗜酸性白血球數量超過150/uL,以及FeNO超過25ppb,之後轉用生物製劑注射治療,濕疹和哮喘的發作大幅減少,也再不需要服用口服類固醇,生活質素大幅改善。

This article is supported by Sanofi Hong Kong Limited
MAT-HK-2100866-1.0-07/2021

References
1. Mayo Clinic. (2020, August 11). Asthma. Retrieved from: https://www.mayoclinic.org/diseases-conditions/asthma/symptoms-causes/syc-20369653
2. Pollart SM, & Elward KS. Am Fam Physician. 2009; 79:761-7.
3. Global Initiative for Asthma 2019. Difficult-to-Treat & Severe Asthma in adolescent and adult patients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A GINA Pocket Guide for Health Professionals. April 2019.
4. von Bülow A, et al. J Allergy Clin Immunol Pract. 2014; 2:759-67.
5. 哮喘在香港. 哮喘在香港 | The Hong Kong Asthma Society. 2021, July 6 Retrieved from https://hkasthma.org.hk/hk/about-asthma/%E5%93%AE%E5%96%98%E5%9C%A8%E9%A6%99%E6%B8%AF
6. Omachi TA, et al. Ann Allergy Asthma Immunol. 2008; 101: 130-6.
7. Marquette CH, et al. Am Rev Respir Dis. 1992; 146:76-81.
8. Eisner MD, et al. Am J Med. 2006; 119:884-91.
9. Global Strategy for Asthma Management and Prevention. Pocket Guide for Health Professionals. 2020
10. Canonica GW, Diamant Z & Dahlén S-E. Eur Med J. 2018; 3:24-33.
11. Tan R, et al. Biochem Pharmacol. 2020; 179:114012
12. U.S. Food & Drug Administration. New Drug Therapy Approvals 2019: Advancing Health Through Innovation. 2020 June 1.
13. Biologics for the Management of Severe Asthma. American Academy of Allergy Asthma & Immunology. 2021, July 6 Retrieved fromhttps://www.aaaai.org/Tools-for-the-Public/Conditions-Library/Asthma/Biologics-for-the-Management-of-Severe-Asthma
14. Laidlaw TM, et al. J Allergy Clin Immunol Pract. 2021; 9:1133-41
15. Fabbrocini G, Napolitano M & Megna M. Dermatol Ther (Heidelb). 2018; 8:52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