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管局復康服務推手30年 引入科技助傷殘人士融入社區

吳倩華博士 | 2021-08-11
醫管局社區復康中心組裝了一個一比一的巴士模型,內部設計與真實巴士一樣,讓輪椅人士在較真實的環境建立信心,幫助他們迅速及安全使用公共交通工具。(醫管局圖片)

讓康復病人重投社會生活,一直是醫院管理局30年來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環。其中不少病人因意外或疾病失去活動能力,復康路遙遙,我們一直提供相應訓練及輔助工具,隨着醫療輔助產品普及化和科技進步,我們有條件為較嚴重的殘疾人士提供度身訂造的訓練及產品。醫管局社區復康中心去年遷至伊利沙伯醫院的新會址,有更大空間發展高新醫療科技,期望可為有需要的病人提供更優質服務,讓他們可獨立、有尊嚴地重投社區生活。

對嚴重肢體傷殘患者來說,電動輪椅可能是他們必備的代步工具,但操作毫不簡單。不少患者表示,他們希望自行外出,但如果去一些比較遠的地方、要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就會卻步,以巴士為例,他們要把電動輪椅泊於指定位置並不容易,更會擔心巴士乘客會投以不耐煩的目光,令他們十分尷尬。

電動輪椅 模擬訓練

有見及此,社區復康中心引入虛擬實境訓練系統,透過電腦模擬訓練,讓使用者於狹窄巴士通道上熟習電動輪椅操作。通過虛擬測試後,就可以「實戰」,我們自行組裝了一個一比一的巴士模型,內部設計都與真實巴士一模一樣,讓輪椅人士在較真實的環境下慢慢建立信心,可以迅速及安全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患者透過電腦模擬訓練,於狹窄巴士通道上熟習電動輪椅操作。(醫管局圖片)

很多輪椅人士的需要非常獨特,他們的電動輪椅需要經過改裝方可安全使用。因意外導致四肢癱瘓的29歲病人阿明(化名),需要長期使用呼吸機,5年來都只可在床上度過。中心於是為阿明改造了一部裝有呼吸機的電動輪椅,而控制方式則改由下顎控制,再利用高效電子感應器,加強操控的準確性。為了增加安全性,阿明已在中心內進行不同訓練,熟習操作這台新「座駕」。如今,這台度身訂造的電動輪椅,終於讓阿明有機會離開床榻,生活更自主。

賦能家居 紓緩壓力

除交通出行外,嚴重傷殘患者的家居生活也是一大挑戰。中心的賦能家居設施為不同的患者提供針對性的協助,有肌肉萎縮患者肩膊無力,需要照顧者餵食,上肢活動輔助支架透過增強患者的擺動動作,讓他們可以自主進食。如患者情況更嚴重,只有手指頭可活動,我們也有機械手臂餵食機,患者只要按一按鍵,食物就會透過機械手送到患者口中。

患者與照顧者的溝通和心靈需要,中心也希望可以滿足。部分癱瘓病人失去說話能力,一名癱瘓患者的媽媽曾表示,不知道兒子想吃什麼、需要什麼,不但增加了照顧難度,久而久之,母子之間也產生了隔閡。中心為這個家庭提供眼球追蹤儀操控電腦程式及面容識別裝置,患者透過眨眼及伸舌頭等動作操作電腦程式,讓他可以再次表達需求及與他人溝通,患者及照顧者的情緒都大有改善。

原創訂造 指日可待

中心目前擁有跨專業團隊,包括職業治療師、物理治療師、工程研究人員等,新科技例如3D打印、人工智能技術,為傷殘人士提供很多融入社區的新契機,而以人為本的醫療服務初心,促使研發醫療科技,並融入臨床需要。在可見的將來,我們除了改造現有的輔助設施,也可為患者提供原創的度身訂造服務,讓傷殘人士在社區中快樂投入共融生活。

撰文 : 吳倩華博士_醫院管理局社區復康中心主管

 

[信健康] 賦能家居助殘疾人士,支援資訊要留意!【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

 

嚴重傷殘患者的家居生活也是一大挑戰,賦能家居設施能為不同患者提供針對性的協助。(醫管局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