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着爸爸去上學
他們說,還有一個星期就要到英國去了,正在忙着收拾行李。母親依依不捨,對女兒說:「起碼讓我保護你,直到上飛機為止!」
女兒卻說:「只剩下幾天,你還是不肯相信我!」原來母親指的是女兒的宵禁時間。
父親坐在一旁,好像有點事不關己。但是很快就發現,他才是主角,因為他的主要任務,就是陪女兒去上學!
孩子出國升學,應該是離家獨立的時候,但是很多孩子卻像蝸牛一樣,要背負着家庭出門。這是一個現代家庭的新現象,以往多數是母親出陪,現在卻有很多父親隨着女兒走,母親反而因為工作理由而留下。
當初父親告訴我他要提早退休時,我還沒有為意。後來才明白,他是為了女兒而犧牲工作的。
他很有使命感地說:「年輕時我忙於事業,沒有好好陪她,她也不時埋怨我,沒有把家庭放在工作之上。因此我決定放下工作,陪她上學去!」
被拒絕的情人
這少女本來是為了不受父母管教,頻頻鬧事,甚至惹上官非,才決定到外國升學。父親是為了防止她再出事,才決定陪着出門。問題是,如果孩子不受教,父母又憑什麼以為在外國就管教得了?
我問女兒:「你真的需要父親陪你升學嗎?」
她不假思索就說:「我並不需要!是他需要而已!」
這一回應,讓父母都吃了一驚。
一直以來,由找學校、辦理手續以至收拾行李,都由父母經手。缺了他們,女兒就不會穿衣、不會吃飯、不會走路、不會動一根指頭,陪着女兒是天經地義的一回事。現在聽女兒這樣說,父親尤其無法保持冷靜。
他說:「我們就是怕你人地生疏,一個人無法適應,才要陪着你遠走他鄉。別以為這對我是易事,我要放下高級職位,從頭開始,重新在外國立足。到時我們兩人都要互相支持,你卻說不需要老爸?」
像個被拒絕了的情人,老爸自言自語的為自己找下台階。這一陣子他一直在安排怎樣與女兒在異鄉開展新生活,不但找到最適合兩人生活的新房子,連廚房設備都計劃齊全,一心想着每天燒好飯菜等待女兒放學回家。
女兒去升學,老爸卻是去移民,老媽幫着丈夫打點一切。也不知道送走父女二人,她自己有什麼感覺?真的就可以安心做自己想做的事嗎?
每個人都說為了女兒,少女任由父母忙着張羅。她自己也是十分矛盾,從小就在家備受保護,由乖乖女變成問題青年。她說:「我渴望在朋友圈中立足,但總是覺得很彆扭,在友輩當中很不安全。爸爸媽媽總是要我小心選擇朋友,但是有朋友肯接受我已經不容易,我哪有這麼多選擇!」
成長過渡時期
她承認:「我自己實在不夠自律,朋友一起抽煙、吃大麻,實在很難抗拒。對爸媽來說,這是最糟的問題。對我而言,其實最糟的是,當我在外面吃了虧,回家一肚子氣時,他們又不停地在我耳邊轟炸,我就更加失控!他們都把我當作精神病來處理!」
少女形容的這種狀況其實很常見,這些孩子在家都是父母的寵兒,呼風喚雨;在外面的世界卻是戰戰兢兢,很難投入,而且心靈脆弱,在外面受了氣不敢出聲,回到家裏,對家人的嘮叨卻大吵大鬧。這是一個成長的過渡時期,對孩子和父母都是一個嚴峻的考驗時期!
孩子不能沒有朋友,但是青年人的圈子並不容易,甚至很殘酷,稍為軟弱一點的孩子都應付不了。如果孩子過分依賴父母,就更難發展一種成長必須具有的自我意識和能力,所以被父母照顧得過於周到的孩子,在這階段都會面對一個並不容易彌補的缺口。
當少女意識到自己目前這個狀態時,她的情緒就更加複雜:是放開父母,自己學習走路?還是因為恐懼跌倒而更加拉住父母?而憂心忡忡的父母,又怎樣忍得住看着孩子摔倒而不施援手?明知道女兒過幾天就飛走,老媽仍要每天盯着她是否準時回家,不就是怕她又出事的話就無法成行?
每個人都為自己設定了一套方針,盲目執行,盡量避免觸及一個尚未解決的難題。
我問父親:「你那麼擔心女兒沒法抵擋外界的誘惑,到了外國,被誘惑的機會不是更多嗎?萬一她又半夜不歸,你一個人在家怎辦?」
他盯着我半天不語,終於說:「這就是我最害怕會發生的事!我們將會住在郊區,人煙稀少,如果她遲遲不回家,我會不斷往最壞處去想,是否在哪裏被人謀殺了?」
像個孤獨老人
我又問:「如果她終夜不歸呢?」
他說:「那我將會像個孤獨老人,終夜不成眠!」
這次輪到女兒嚇一跳,原以為帶着老爸只是有個後盾,自己海闊天空,沒有想到老爸也有自己的需要。本來就知道爸爸絮絮不休,喜歡找人說話,連媽媽都會嫌他煩。將來剩下父女兩人,完全沒有旁人摻和,如此強烈的共處,一個小姑娘怎受得了。加上自己也要全力投入新生活、新學習,又怎有能力背起一個孤獨老人?
陪女兒上學,真的不如想像中那麼有趣。
老爸終於被嚇醒了,還是盡快安頓女兒入宿舍,回家來陪老妻為妙!
撰文 : 李維榕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