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中藥(一)

梁寧茵中醫師 | 2021-10-18
「非道地藥材不處方……」是中醫的一句術語。道地藥材是指帶有地域特點,歷代醫家認同及廣泛使用的優質中藥,在當地的產量豐富,質量穩定,炮製考究,臨床療效顯著

中藥源遠流長,有幾千年的歷史,文獻中最早記載的是上古時代的炎帝神農氏,相傳他嘗百草,因一時誤食有毒的斷腸草而一命嗚呼。中藥這個名稱大概在清朝的中期,約100多年前產生的。隨着西方醫學的傳入,為了區分中國傳統醫藥(醫學和藥學)及西方醫學,便把中華民族傳統的醫學稱為中醫學及中藥學。西方傳入的醫藥學稱為西醫學及西藥學。

中國地大物博,由於地理環境不同,各個地域生產的藥材也因水土及氣候而有別。黃河以北氣候寒冷,乾旱時間較長,以根莖類藥材為主。長江流域及南方天氣溫暖潮濕,以花、草、葉及動物類藥材居多。

「非道地藥材不處方……」是中醫的一句術語。道地藥材是指帶有地域特點,歷代醫家認同及廣泛使用的優質中藥,在當地的產量豐富,質量穩定,炮製考究,臨床療效顯著。注意中醫開處方時,有些中藥會帶有產地的名稱,如川貝母、懷山、雲苓、廣藿香、藏紅花等。

變化多端

根據中國藥材資源區域的分布、歷史沿革及效用評核,可劃分為15個道地藥材生產區,其中包括四川、重慶的川藥;河南境內的懷藥;雲南、貴州的雲藥;廣東、廣西南部及海南、台灣的廣藥;青海高原的藏藥等。

在所有臨床中藥當中,不是所有都是原產於中國的。例如西洋參(花旗參),原產地是北美國家加拿大及美國。有活血祛瘀作用的乳香、沒藥,它們的原產地是埃塞俄比亞、索馬里等的東非國家;在漢末,魏晉南北朝這個時期,佛教將這兩種藥材帶到中國,作為宗教儀式使用,亦當作香料,直至後來,發現它們有活血化瘀止痛的作用,便採納為藥物使用。

相對來說,出產在中國的藥物,也並非全部作中藥使用,例如中國出產的紫杉及喜樹,當中提煉出來的紫杉醇、喜樹堿,就是西藥中的治癌藥。

雖然大部分中藥也是植物,但當中也有不少是動物類及礦物類。動物類方面,有我們熟悉的蠔、蛤蚧、蠍子、烏賊骨、蜒蚓等。而磁石、滑石、硫磺及做豆腐的石膏等,是藥材中的礦物類。

貴重藥材是指藥材中的珍品,其中包括麝香、牛黃、人參、三七、靈芝、貝母、鹿茸、冬蟲夏草、珍珠、熊膽、羚羊角、犀角、天麻、乳香、沒藥、巴戟天、阿膠、杜仲、蟾蜍、西紅花、血蠍、杞子、山茱萸、檀香、公丁香等。

獨特體系

中藥學有獨特的理論體系和應用形式,分為中藥材、中藥飲片和中成藥3種。

中藥材一般指原植物、動物、礦物類,保留有藥用價值的部位,但因未經炮製,只可作非臨床使用的原材料藥材。

中藥飲片是根據中醫學理論的指導下,對中藥材進行淨製處理炮製,用於臨床上的藥品。

中成藥是以中藥材原料配製,用不同的加工方法而成的不同形式的藥品,包括傳統的膏狀、丸劑、散劑,至現代化的膠囊、顆粒、片裝、滴丸、貼膜、噴霧劑及注射劑等。

作者為註冊中醫

 

[信健康] 中藥學理論和應用,中醫資訊可留意!【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