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有愛 乳癌患者延壽遂願
乳癌是女性頭號「殺手」,在20多年行醫生涯中,見證很多悲歡離合的感人故事,也增強了自己研究中西結合治療腫癌的決心。
幾年前,有位年屆70歲的女士來求診,病人年輕時曾患卵巢癌,並已完成切除手術,不幸地再確診為第二期乳癌。西醫建議手術治療,但她考慮到自己迫切需要照顧90多歲年邁多病的母親,認為接受手術或化療後或會令身體變得虛弱,因而暫時不接受手術。
當時聽到這個反哺報恩的故事後深受感動,考慮到病人個人意願及特殊情況,在西醫診斷的長期監測下,我遂以「與瘤共存」的方向,為婦人進行治療,以較平和且副作用較少的中醫藥治療,通過心理、飲食等全方位治療,調整臟腑功能、調和氣血陰陽,使其機體恢復,強化抗癌能力。欣慰的是,最終患者可以盡孝,陪伴母親走最後一程路。至於患者本身求診數年來,病情都未有惡化。
由於人類壽命愈來愈長、營養愈來愈好等多種因素下女性患乳癌風險高,幸好透過手術和輔助治療,治癒率可高達九成以上。
中西協作
在中醫學上,稱乳癌為「乳岩」、「乳癰」,「岩」是指腫瘤位置質地堅硬,手感有如皮膚包裹石頭;「癰」即潰瘍,皮膚會呈現紅腫、潰爛。在早期預防,中期治療時紓緩,末期寧養(hospice care)的不同階段,中醫都可以與西醫協作。
在預防階段,除了西醫的影像學診斷、病理學診斷等以外,中醫亦可透過「望診」及「觸診」提早辨別女性的乳房是否潛藏癌變風險,如乳房整體表面較為凹凸不平,外形與正常有明顯分別;觸摸時有硬塊,即屬病態。
在治療階段,西醫成效顯著,但也帶來很多副作用,可謂「殺敵一千,自傷八百」,例如標靶藥物會導致口腔潰瘍、皮疹、身體腫脹等;化療會經常嘔吐、食慾不振、體重急跌等;切除乳房後,也會影響體內循環,產生水腫、疼痛等情況。如果治療時配合中醫藥或針灸療法,可緩解不適,令患者能夠以更佳狀態完成治療。
固本培元
很多中藥可預防及紓緩因化療及服用藥物帶來的嘔吐、腹瀉、胃口欠佳等副作用。例如放療時,會出現熱毒傷陰、熱象較重的症候,此時就需要通過中藥進行清熱解毒、生津潤燥和滋養肝腎。中醫向來精於固本培元,很多實例顯示第4期癌症仍有機會生存多年。為了釋除中西藥可能相沖相剋的疑慮,中醫會配合西醫療程設立「停藥期」,即在進行化療前後48至72小時停止處方中藥,以確保病人的肝臟有足夠的時間分解藥物,而化療前,中醫也會參考驗血後的各種指數,才決定是否用藥。
值得一提的是,中醫通過在穴道上執行針灸、按摩推拿等醫療行為,幫助肢體行氣消腫。對於其他有腫瘤轉移或因服用荷爾蒙藥物而造成骨頭疼痛的乳癌患者來說,針灸更是西醫止痛藥物外的另一種有效選擇。
最後,對於被西醫診斷為末期的癌症病人,最重要是延長壽命以及維持生活品質,中醫藥可以填補這塊空白。
作者為註冊中醫
[信健康] 中西協作治療乳癌,中醫資訊可留意!【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