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波仔」與支架進化史

譚劍明醫生 | 2021-11-09

隨着現代人飲食變得愈來愈豐盛,心血管收窄或堵塞的問題愈趨常見,針對這個健康問題,1977年面世的「通波仔」手術亦因而廣為人所認識。作為二十世紀的十大醫療突破,「通波仔」亦一直與時並進,包括支架種類、技術與儀器的演進。

其中支架種類也跟上時代的步伐,發展出的生物適應架,有助術後恢復血管的正常生理特性,有利進一步減少復發風險。

「通波仔」的正式名稱為「冠狀動脈介入治療術」,為解決血管因粥樣斑塊積聚而收窄的問題而生。最初面世時就是球囊成形術,在病變位置擴張球囊,以打通血管,唯血管容易隨即倒塌,再次阻塞,效果未算理想。為鞏固其效果,醫學界持續研究有效的方法,避免血管倒塌,結果在1986年發展出裸金屬支架,在球囊成形術後用以支撐血管,減少血管回彈及血管撕裂所致的併發症風險。

不過,隨之衍生另一問題──植入支架處的血管壁細胞會慢慢增生,從而再收窄血管,出現復發,減少復發風險成為醫學界的下一個研究目標。藥物塗層支架在2002年開始使用,其原理是在金屬支架上塗上藥物塗層,抑壓血管內皮細胞在植入支架後過度增生,研究發現一年內血管再收窄的風險由金屬裸支架的20%至40%減低至藥性支架的少於10%。

「通波仔」手術結合植入藥性支架已成為標準治療,但醫學界當然不會止步於此。為減低併發症風險、增加植入成功率等,支架的種類亦有多方面改變,包括採用不同金屬種類,製造出更薄的金屬支架,延展度更佳、更貼合血管壁,亦可令醫生更容易植入支架。另外,支架上有3類載藥塗層,包括可生物降解聚合物、非生物降解聚合物和沒有聚合物。醫生在評估患者的情況後,會決定使用哪一款支架。

新概念生物適應架

在現時採用的支架類別中,有着嶄新設計的生物適應架,同時採用了兩種聚合物,分別負責連接支架結構及承載藥物。此架用料大部分為合金,有部分結構由可溶但支撐力較強的聚合物連接,當此架植入後,聚合物會慢慢溶解。其好處是在給予血管足夠支撐的同時,聚合物溶解後可恢復血管的正常生理特性,保留血管原有的弧度及自然彈性,令血管能自然收縮、擴張和活動,不會被支架「綁實」。而載藥的聚合物,令復原期內覆蓋着此架的血管內皮細胞,不會過度增厚。在生物適應架的臨床兩年數據中,證明了其安全性及有效性。

別輕視血管半徑的些微變化,根據法國物理學家及醫生發表的泊肅葉公式(Hagen-Poiseuille's equation),只要增加血管半徑20%,血流量增加的幅度高達107%。

如此一來,已植入生物適應架的患者在恢復期後,當運動量增加,需要提升血流供應時,便能如同正常血管收縮擴張,為心臟提供所需的氧氣。而在臨床數據中,亦顯示生物適應架能回復血管的自然增長能力,有些案例在血管收縮與擴張之間令血流量增加30%。

一位熱愛運動的男病人期望「通波仔」手術後能維持他高運動量的生活,醫生為他選用能保留血管擴張能力的生物適應架,可配合他活躍的生活模式。(網上圖片)

最近有一位50歲男病人Tony(化名),熱愛網球、長跑、游泳,Tony雖然經常運動,但飲食不太檢點,某次運動時感到胸悶求醫,結果發現心臟最主要的左前幹支近端有達七成的收窄,需要進行「通波仔」手術。Tony期望術後能維持他高運動量的生活,醫生考慮後為他選用能夠保留血管擴張能力的生物適應架,可配合他活躍的生活模式。

技術與儀器大躍進

現時當然有不少技術和儀器的配合,包括光學相干斷層掃描及高解像度血管內超聲波檢查,協助醫生在術前分析血管病變情況與結構,大幅提升手術安全性和精準度。在「通波仔」技術的改進上,還有針對昔日難以處理的鈣化病變,現時有了新的儀器可磨掉或震裂鈣化的粥樣斑塊。與此同時,「通波仔」亦由以往需由股動脈切入進行手術,演變至今超過九成半均可由手腕橈動脈切入,大大減低腹腔出血風險和併發症,亦縮短患者住院時間。

展望未來,「通波仔」手術的每個細節仍有不少進步空間,以支架研發為例,醫學界仍然持續努力,務求發展出滿足最多理想支架的元素為目標,如容易送達患處、支撐力強、復發風險低、具彈性、與血管特性相容等,期望不久的將來再有更令人鼓舞的研究成果。

撰文 : 譚劍明醫生_心臟科專科醫生、香港中文大學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名譽臨床副教授

 

[信健康] 改善飲食習慣能護心,醫生資訊派上場!【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

現代人飲食愈來愈豐盛,心血管收窄或堵塞問題因而愈趨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