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明虎媽心

吳崇欣 | 2021-11-23
一名女士對女兒如珠如寶,甚至透過女兒去活,令女兒感受到很大的壓迫感。

W的媽媽(曾太)來時已經在服抗抑鬱藥中,她明顯心情很壞,一坐下來眼淚就幾乎同時掉落。她說女兒飛走了,要移民,她心裏萬般不捨,卻又無從留住女兒。「我年紀很大才生下她,對她如珠如寶。」眼淚又潰堤而下。

我讓她先好好哭一會兒,讓她用自己的步伐去訴說她的故事,可是聽來聽去,都是比較像W的故事。「生她的時候血崩,我差點丟了老命呀……」她說就只有一個掌上明珠,自從懷了孩子後辭工不幹了,原本她是一個小學老師,有穩定工作,試着懷孕7年都不成功,連人工受孕都試了,可是教會朋友批評她不聽天父旨意,虔誠的基督徒終於屈服,決定就隨主的心意算了,結果,竟在45歲時懷孕了。

於是一懷孕,她就辭去工作,一心一意好好帶孩子。

她的人生從此就和女兒重疊在一起。小至買什麼零食給孩子最健康、大至讀什麼學校,都由她決策。先生忙他的生意,給她請來一個工人一個司機,她樂於有人使喚,也不忘和W的同學們的媽媽聚會「收風」。「你知道,人際關係多重要!」

曾太一說起女兒的事就精神抖擻,聲音也特別雄壯,看得出來她很以女兒為榮。她說,她小時候渴望學琴,卻因家裏支付不起而作罷。如今她兩歲起就幫女兒找鋼琴老師,所以女兒3歲就開始上課。「我的女兒非常優秀,我們花盡心思栽培她,她在小學時已是學界網球冠軍,我們要她專心讀書,不讓她入港隊。」後來,她送了女兒去英國念法律,女兒還在劍橋念完碩士才回來執業。

女士本身有很強烈的被遺棄恐懼,老來得女後,和女兒建立了非常糾纏不清的關係。

愛到有壓迫感

「捨不得女兒也很正常的……」當我想肯定她的不捨時,她幾乎暴怒起來︰「你不認為這樣丟下父母是可恥的嗎?」她突然意識到自己太大聲了,又深呼吸一下,穩住自己情緒。接下來大部分時間我只能用心聆聽或者重複她的句子,只要我稍稍用不同的字眼重述她的感受,她都會說︰「不……」

「不……你不明白……」

「哼……天知道……」

我忽然感受到她的女兒面對着她時的壓迫感。她有滔滔不絕的道理要表達,同時她會把一切都表達成「我為了女兒好……」這種語言。她很愛自己的女兒是肯定的,但我很不確定,她有足夠的空間去看見她女兒的模樣或者感知她的心思。

後來我才知道,她小時候父母離異,母親幾歲時就丟下她離開了,從此一去不返。從小到大,她一直都有種擔心身邊的人會離開自己的感覺。她擔心先生、父親會突然死亡,只要幾小時找不着他們就會開始想他們會不會有意外;她從來不可以單獨睡覺……焦慮感在生下女兒後大部分轉移到女兒身上。所以她管束女兒非常嚴厲,任何她覺得有危險的東西都不讓女兒碰。有一次,我請她回憶起以往跟女兒爭執的時候時,她記起女兒20多歲時,跟朋友去玩了一次dirt biking,前臂都擦損了一大片回來,她看了3天不跟女兒說話。

沒有真的爭執,只是冷戰。「這樣作踐自己!」曾太說。

透過女兒去活

曾太從小為女兒設計了很嚴謹的作息日程,小學時女兒就已經逢周末上5個興趣班,每天下課後也有補習,晚上一定要練琴。「我女兒中一就已經考到8級!」「我女兒的學校,嘿,你知道,有多少名人的子女都在讀吧?」「我小時候沒有的關注和學習的機會,我通通都給她了。」

她透過女兒去活,讓女兒成她最大的心理補償。

如今女兒要走了,她頓覺失去生活重心,同時怨恨女兒怎麼忍心丟下自己。她現在不時就把難聽的說話丟給女兒,直讓女兒在席上當眾落淚。而她自己所感受的那種痛,直讓她覺得自己不如死掉算了,彷彿她的先生對她來說是毫不重要的。她本身有很強烈的被遺棄恐懼,老來得女後,和女兒建立了太糾纏不清的關係。這種母女關係通常會令女兒難以建立獨立的自我,也許因為女兒放洋留學很多年才不至於有更嚴重的心理疾病,但女兒倒有輕度厭食症。而她自己在確定女兒要移民後也抑鬱起來。

曾太是個很難給予同理回應的個案。所有的同理回應,她都會因為感覺太羞恥難受而推開,她拒絕感受任何脆弱,所以先生也難以和她建立深刻的連繫;她不會單純地表達和女兒分離的哀傷,而是要透過控訴、埋怨等等帶有憤怒的心情去掩飾她的哀傷,同時想用內疚來控制女兒。

單是和她建立信任我已經要花上很多工夫。直至她終於對我有多點自在和信任,而我也找到比較能安慰她的曲折語言和舉動(例如給她一杯茶),她終於說出了內心的苦︰「我知道我給了她很大壓力,所以她想離我遠遠的;而我同時不懂得用另一種方法去愛她。」「是啊!這多難啊……」這次,她沒有回話,只是平靜地流了眼淚。

(註:故事中的人物、背景不代表真實個案。)

撰文 : 吳崇欣_註冊臨床心理學家

 

[信健康] 與兒女建立互信,心理資訊派上場!【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