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別小兒斜視和弱視 把握黃金治療時間

范舒屏醫生 | 2021-12-10

子女有一對精靈眼睛、擁有良好視力,是每位父母都十分關心的事。

小朋友由出生至8歲,是視力發展的黃金時間,一旦視力和立體視覺有問題,有機會影響小朋友日後的整體視力發展。因此,如發現或懷疑子女有任何視力異常情況,應及早見眼科醫生作進一步檢查,若確認有斜視或弱視等視力問題,應盡快接受治療。

隨着科技發展讓大眾更容易接觸到醫學資訊,加上多關注健康,不少家長當懷疑子女有視力問題都會立即求醫,這是一件好事,因為及早發現小兒眼疾,能夠及早介入治療,有助避免病情惡化。然而,臨床上卻遇見一些家長,會混淆斜視與弱視,其實它們是兩種不同的眼疾,但有着互相影響的微妙關係。

雙目焦點有差異

斜視是指雙眼的焦點不一致,無法同時注視同一目標,即當一隻眼睛向前望時,另一隻眼睛會向內、外、上或下偏移。斜視可以透過佩戴眼鏡、眼部運動、遮眼或手術治療改善,醫生會根據患者的斜視類型及嚴重程度,建議合適的治療方案。

八歲或以下是視力發展重要時期,家長應多留意小朋友視力是否正常。

其中內斜視即俗稱「鬥雞眼」,有不同類型例如「先天性內斜視」和「調節性內斜視」,前者多數在小朋友一歲前已看到其雙眼向內偏離,建議需在兩歲前接受眼球肌肉手術;「調節性內斜視」則主要由遠視所致,這類因度數問題引致的斜視可透過佩戴合適度數眼鏡改善。至於外斜視即俗稱「射哩眼」,常見類型為「間歇性外斜視」,患者眼睛間中外斜,大多於三四歲時出現,情況輕微可選擇觀察或透過眼部運動改善,嚴重則需考慮做手術。

本港大約有4%兒童有斜視問題,患者會習慣依靠一邊正常的眼睛看東西,抑壓另一隻眼睛,影響視覺立體感之餘,長遠甚至會導致弱視。此外,斜視會影響小朋友的外觀,讓人誤以為他們不集中精神,也會影響他們的整體身心發展。

斜視可以從外觀上觀察到,但亦可能會出現「假斜視」情況,這常見於嬰兒,特別是華人的鼻樑較闊和扁平、眼皮較大,容易遮蓋部分眼白,令眼珠看似偏向鼻樑,出現「鬥雞眼」的情況,但其實只是錯覺,非真正的斜視。若懷疑小朋友有斜視,醫生會以不同測試確認,包括角膜反射光測試(以光照向眼睛,觀察雙眼的反光點是否位於角膜中央,否則便可能是斜視)和遮蓋測試(當遮擋其中一隻眼睛,若另一隻眼睛需要重新固定即有斜視)。

戴眼鏡視力仍差

相反,弱視即俗稱的「懶惰眼」,較難從外觀上得知,容易被忽視。弱視是指眼睛在佩戴正確度數的眼鏡矯正屈光不正(即近視、遠視或散光)後,視力仍無法達至正常水平,患者不但視力不清晰,視覺的立體感和空間感都可能受影響。

除了斜視有機會引致弱視,深度數的近視、遠視或散光、鴛鴦眼(雙眼度數相距大),或者先天性白內障、眼瞼下垂等令視力受阻的情況,也會有機會導致弱視。當醫生為小朋友進行視力測試,給予足夠度數的眼鏡仍無法看清,則要考慮弱視的可能性。

一旦確認為弱視,需要先處理根本原因,例如先接受手術移除白內障或處理眼瞼下垂問題;若因度數問題所致的弱視,應佩戴正確度數的眼鏡。如果弱視情況持續,可考慮遮眼,即遮蓋主力眼,迫使患者多使用弱視眼睛,或者可以滴散瞳眼藥水,令主力眼的近距離視力變模糊,同樣可迫使患者多用弱視眼,從而改善弱視。

斜視和弱視都是兒童常見的眼疾,及早診斷和治療有助減低日後視力受影響的機會。

現時衞生署會為學前兒童進行視力普查,為小朋友簡單評估視力和雙眼協調能力(包括斜視),建議家長亦可在子女三四歲時,安排他們進行全面的眼科檢查,除了基本視力及屈光檢查外,也會檢查其視覺立體感、色覺、有否斜視、特別眼疾等。

不過,如果家長發現子女經常側頭、雙目焦點不一致、看事物時瞇起雙眼等異常情況,就不應遲疑,應盡快求醫接受眼科檢查,查找原因。

撰文 : 范舒屏醫生_養和醫院眼科專科醫生

 

[信健康] 保護兒童視力非難事,專科資訊派上場!【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

 

斜視和弱視都是兒童常見眼疾,及早發現和治療可避免日後視力受影響。(網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