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醫院.智慧人(上)

天峯醫生 | 2021-12-22
智慧醫院必須以改善病人服務和同事工作為宗旨,減少繁瑣的工序和人為出錯的機會。(網上圖片)

同事們最近很熱烈討論,希望為病房推行不同的智慧項目。其中一個外科病房已實行先導計劃,全部病床均裝置了名為e-Vital和Smart Panel的系統。

計劃效果相當理想,聯網和醫院亦準備以約3年的時間推展至所有病房。然而,我們距離真正的智慧醫院尚遠,該如何有效地發展智慧醫院?

作為香港醫院管理局未來最重要的策略之一,發展智慧醫院經常出現在各個層面的討論中。事實上,相對於公營醫院,私營醫療機構的步伐可能走得更快。

然而,正如醫管局主席范鴻齡先生曾經表示過,智慧醫院已經不再是口號式概念,但要在醫管局轄下40多間醫院都加入智慧元素,是需要解決連串問題。一方面要有硬件配合,然後再引進全新系統,很多時甚至要更改既定已久的工作程序。想像醫院是24小時運作,兼且大部分時間都非常繁忙。醫院運作一定不能受到影響,既要確保病人安全,又要同事接受改變,絕對具相當的挑戰性。

既然如此困難,為什麼我們還要以此作為重要的發展策略?筆者就問過一些同事,智慧醫院有些什麼好處?他們多數第一時間會答可以提高效率,有些會認為是為了節省人手、減少繁複的工序,也有同事說可改善病人的診症經驗和感受等,反而少數人提及提高病人治理的安全性。

不過,再仔細想想,智慧項目不一定都會令我們「快」了。

愈遲愈難

3年前,一位總部同事負責推行急症室紀錄電子化(eAED),但只有少數醫院急症室願意做,差不多都只是新醫院,其他大部分舊醫院的急症室都抱觀望態度。有一天碰到她,她就問筆者會不會支持在筆者工作的醫院實行急症室紀錄電子化?我卻二話不說:「會」。

大部分舊醫院的急症室之所以抱觀望態度,原因正正是因為他們害怕在急症室進行紀錄電子化多半會拖慢急症室的運作速度,而事實也的確如此。急症室是醫院裏其中一個最講求速度的地方,即使差不多全醫管局已經用了「臨床醫療管理資訊系統」(CMS),大部分急症室還是在用手寫病人紀錄,原因就是要快。急症室內的病人情況可以一瞬間發生變化,反應和治療一定要夠快;此外,每個病人情況都可以非常不同,醫護要隨機應變,是需要相當的彈性去切合不同臨床需要。可以想像,如果要實行電子化,單單log in和log out都要時間,哪有「寫」那麼快?況且電腦系統一定比紙張多掣肘,差不多一定同時會削弱靈活性,同事阻力自然大。

但筆者之所以支持,就是因為電子化是必然方向,愈遲做只會愈難做。上面提及的「臨床醫療管理資訊系統」,應用已經超過20年,筆者記得初推行時,同樣是阻撓重重。

「臨床醫療管理資訊系統」需要醫護人員將病人紀錄輸入電腦系統。當年初啟動時,其中一個最大的問題是門診,因為過往門診紀錄都是醫生手寫,連開藥紙也是手寫,霎時間要變成「打字」,很多醫生都很抗拒。事實上那個時候「打字」並不算普遍,即使是醫生,尤其年資較高的醫生們都未必懂得「打字」,要他們輸入電腦有如逼他們學螳螂拳,在病人不斷流轉的門診中不無壓力。

不過,時至今日,香港能夠擁有全世界數一數二完備的中央臨床資料庫,就是要由這個「臨床醫療管理資訊系統」開始。其後再加入其他資訊系統,其中表表者包括電子住院病人藥物處方系統(IPMOE)和數碼圖像系統(Filmless)等,令病人在不同醫院也可以即時看到病歷資訊,更提高例如藥物處方的安全性,亦為將來實行智慧醫院奠下基礎,提供無限可能。現在同事已經不能接受沒有CMS,所以CMS更需要不斷提升其穩定性和速度。

筆者既然支持eAED,回到醫院便立即與部門主管研究討論,首要任務是令前線尤其年青同事感興趣,尚幸其中一位主力同事願出心出力,更代表醫院與總部同事「接軌」,以自身部門流程為系統更新提供不少意見。無可否認,愈早推行,在系統設計上自然能取得較多話語權,也令系統更易貼合自己原先流程,畢竟不同急症室流程有差別,智慧系統很難完全容許不同急症室繼續「各師各法」。

醫院急症室應用了eAED已經差不多一年,同事看部分病人所需的時間確實長了,但卻肯定增加了病人資訊傳遞的準確性和效率,尤其當病人需要住院、急症室紀錄需要與病房對接的時候,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病人安全程度。當然eAED尚有不少改善空間,但相信假以時日,eAED也會像CMS一樣,變得不可或缺。

不過,真正的智慧醫院,電子化只是基本配置的第一步,而且已經不無挑戰,可見發展智慧醫院具備一定難度。筆者嘗試從願景、使命和價值來探討如何制定發展智慧醫院的策略。

發展願景

智慧醫院的願景,必須以改善病人服務和同事工作為依歸,實現以人為中心,使無論病人或同事都能有流暢到位和個人化的體驗,適當的自動化以減少冗繁的工序和人為出錯的機會。

因此,發展智慧醫院需要從病人診治旅程(Patient Journey)以及同事工作流程(Workflow)出發。由於所有流程,無論是臨床或支援、院內或院外,都是環環相扣、互相牽連,智慧醫院的發展如果由宏觀框架而下,可以令整個規劃發展的藍圖更具系統化和策略性,整體服務也更有連貫性。相反,若果以一個個單項服務和項目作為始點,使每一項目自行作個別發展,將來系統之間就有機會因為獨立發展而未能互相對接;前線單位也很容易因短暫的失敗而形成對整體智能化的否定。

所以,首先要定下智慧醫院的涵蓋框架。可以將之分為院內和院外:

所謂院內,是指應用在醫院裏面的智能模式,或可再分為臨床服務和支援運作。臨床服務主力在用於病人服務和醫護人員調配,由急症、門診、住院、檢查、手術到出院等服務,以提高效率、安全性,以及同事和病人的體驗為主要目標;支援運作則主要包括各種管理、保安、物流、運送等,是為臨床服務的後勤支援,目標以提高效率和安全性,以及減輕同事繁瑣工序和工作量為主。

好像上文提及的e-Vital,就是將連接病人的檢測維生指數數據直接輸送到中央電腦系統,減少醫護人員抄寫時出錯的機會,亦令醫護人員在查閱數據時更容易。但智慧系統不能只停留於顯示和測閱,接下來的發展是透過大數據和人工智能,令儀器能夠分辨出不正常讀數,遇有情況時系統能夠立刻通知有關的醫護人員,甚或根據預設指令即時調整藥物份量或其他相應的治理措施,中間可完全不經人手,增加監測及治療的效率及安全。

至於院外,則是針對病人在醫院以外的醫療服務,主要包括外展服務和遙距醫療。前者多針對遠程紀錄和諮詢、遙距探訪等;後者的發展也愈來愈多,包括遙距監察、遙距覆診、遙距復康治療,甚至社區取藥/送藥等。目標都是善用社區資源,令病人安在家中或社區,也可得到適切及更舒適的醫療服務,減少舟車勞頓和在醫院等候之苦。

例如筆者最近透過網絡虛擬「參觀」了上海其中一個「社區健康小屋」。「社區健康小屋」裏面具備網絡系統,並有智慧醫療設備,可進行共10至20多種維生和健康指數的測試,民眾可以自行作檢查,其資料可以即時上載到該人士自己的手機,又或者上載到自己選擇的醫療機構。此外,還有一些遙距儀器,由醫護人員在醫院遙控,為在「小屋」的病人做聽心或其他較專業的檢查。同樣地資訊實時上載到醫護人員的系統,以便醫護人員即時作出診斷和醫療建議。香港雖說是彈丸之地,但這類設施對居住在相對偏遠的地區,例如新界北部或離島的市民的健康需要有莫大的應用空間。

有了願景,有了涵蓋框架,便能夠制定大體的發展策略。第一步自然就是要做好基礎建設。正如主席所言,我們還要在空間或網絡配置上做大量改善工程,改善醫院的軟硬件,並配合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的輔助。下文再續。

撰文 : 天峯醫生

 

[信健康] 智慧醫院改善流程,支援資訊要留意!【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