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着忍耐 再戰新冠

陳仲謀醫生 | 2022-01-25
隨着世界各地都有Omicron爆發,變種病毒亦再次潛入香港。(香港中通社圖片)

近來最受國際注目的事件,有人認為是塞爾維亞網球世界「一哥」迪祖高域,能否在2022年第一個「大滿貫」中蟬聯澳網冠軍,並打破世界紀錄成為「大滿貫之王」(21次)?

筆者不是網球迷,但在迪祖高域團隊和澳洲聯邦政府對簿公堂的訴訟論據,引起遐想:歐美疫情因新變種病毒Omicron再起波瀾,有部分國家已準備好強制某些群組注射疫苗,例如:奧地利政府將會在下月強制18歲以上的國民接種新冠疫苗。另外,加拿大的魁北克省會以罰款去懲處不肯打針的人。

這些號稱民主的先進國家,在過去兩年疫情肆虐時,都分裂成兩大對立陣營。雖然反對接種疫苗的團體是小眾,但他們聲勢浩大,公然挑戰政府的禁令,例如:法國各地都有暴力示威,抗議馬克龍總統收緊防疫措施。當然西方的「民主普世價值」是多數不能壓迫少數,這正是自由的真諦。

上述的民主自由的確造成社會的分裂,面對病毒蔓延似乎是為虎作倀。清末民初嚴復翻譯英國名著John Stuart Mill的On Liberty,中文書名改為《群己權界論》。當中嚴氏特別強調「個人自由」不能凌駕「群體自由」,並提倡要犧牲個人自由,以成全大局。

迪祖高域曾經染疫,但他崇尚自然療法,因為他有特強的體質和優越的生活環境,很快便痊癒,並成為「反疫苗組織」的英雄偶像。兩年來,新冠病毒已奪去500多萬人的寶貴生命。這數百萬塗炭的生靈大都是貧、弱、老、殘的低下層。上述的一些「個人主義者」所提倡的自由和人性的自私根本無異。所以,澳洲最高法院的3位法官一致以「公眾利益」為由,否決迪祖高域的上訴。每個人天生就有私心,但是後天的教育可以培養人的自律;一個地區的興衰就取決於當中「自私」與「自律」的勝負。

需要自省

香港「動態清零」(Dynamic Zero Infection)的政策,曾經取得約3個月的安寧,但隨着世界各地都有Omicron的爆發,本月初再失守。變種病毒潛入本港是由於有兩個空勤人員,不守公司紀律,私自妄為,連累700多萬港人再受「第五波疫情」的折磨。

本來,香港享受了一個平安的聖誕節後,更期待會有闔家共慶的春節。特區政府急忙推出4周的「防疫令」,以「先苦後甜」的口號,爭取市民的合作,並計劃在年初四逐步放鬆管制。這個牛年的臘月感覺特別漫長,因為本港回復了最嚴謹的防疫管制。政府似乎聽到了大部分國際精神健康專家的意見,明白全面停課會對學生產生更大的身心損害,暫時容許中學繼續進行面授的課堂。可惜,最後仍然是畏首畏尾!

人雖然是萬物之靈,但很多時都要經過學習才能自省,發現今是昨非。香港執行「外防輸入」的措施往往出現不少的漏洞,造成一波再一波的疫情,付出愈來愈沉重的經濟損失和市民情緒的創傷。兩個多月來的風平浪靜,港人得到休養生息,準備在虎年苦盡甘來。其實,此時此際,全球Omicron的爆發已經風起雲湧,而當政者只識得靜觀其變,恍似不變應萬變(Static Zero Infection)。很多港人可能和當局同樣樂觀,以為疫情即將受控,經濟很快便會復甦。飲食、零售和花農業界都大舉入貨,迎接市民的「報復性消費」,造就「雙贏局面」,人心大都是感覺良好。

與此同時,新冠病毒不斷在各國蔓延,引起變異的效應,傳播力極高的Omicron首先在南非出現,但特區政府未有預先應變的方案,沒有加強對抗外圍輸入的緊急措施,到發展到有本地傳播鏈時,又故伎重施,再實行令人吃不消的抗疫限制。總結有關當局的抗疫思想,一言以蔽之,是被動;簡言之是「見步行步」,失去威信,使部分市民不相信政府的宣傳,例如:對接種疫苗猶豫不決。最近接種率的上升,不是由於宣傳的訊息和策略有所改變,而是港人意識到Omicron的威力,而社會輿論又同意政府提早實行「疫苗氣泡」的構想。

共渡時艱

當然,我們不能事事都苛責政府處事不周,市民經過長期的染疫威脅,產生「抗疫疲勞」也是在所難免。今次新一波疫情,再度提醒官民合作的重要性,起碼香港沒有「反接種疫苗」的聲音;政府對部分受影響的行業作出補助,也不應看成是杯水車薪,希望大家一起共渡時艱。

所謂「福無雙至,禍不單行」,銅鑼灣寵物店出現疑似倉鼠傳人的Delta病毒,疫情再度爆發,有「山雨欲來風滿樓」之勢。面對危機,官民雙方都要沉着應變。要「人道處理」數以千計小動物,實在是不得已的痛苦決定,但要迅速穩定疫情,不能不有「蝮蛇螫手,壯士斷腕」的果敢;而最高當局亦應順勢果斷處理「國泰違規」和「洪門宴」事件以挽回市民信心。

《老子》:「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筆者期望市民大眾經一事,長一智,盡量因應身心的需要,以大局為重,及早接種疫苗,達到「群體免疫」的標準,讓香港能與世界接軌,政府固有的硬性政策亦有迴旋轉移的空間。升斗市民要做好自己的本份,才能理直氣壯向政府提出合理的要求。

港人經歷了前4次的疫情,應該有足夠忍耐力沉着應對新的挑戰,我們希望在農曆年後恢復常態的期待,或會落空,所以大家都要有足夠的心理準備沉着應戰。所謂「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市民都經過搶購口罩、囤積廁紙、在家工作、留職停薪、停課、失業和禁堂食等慘痛生活,應該有足夠韌力抵抗現在新興的疫情。目下最值得擔心的是「一老一少」。老人家的接種疫苗比例仍然不理想,小學提早放年假,但5至11歲的小童遲遲才能注射疫苗。這兩個群組有可能是大爆發的導火線。政府的專家顧問大可以參考《晉書·樂廣傳》,學習晉朝名士樂廣怎樣醫好朋友「杯弓蛇影」的心理病,釋除市民對接種疫苗的疑慮,使老人院不會是親友裹足不前的禁地,耆英不再寂寞難耐;家長又可放心讓小朋友在學校裏享受群體生活,有正常的身心成長。

天有不測之風雲,大家都要以平常心、忍耐力和沉着的態度去面對新一年的各種變化,切勿玩忽職守,習非成是!

撰文 : 陳仲謀醫生_香港精神健康議會召集人、香港精神健康促進會主席

 

[信健康] 沉着應對疫情,精神健康派上場!【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