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清目標 齊心抗疫
有人認為Omicron病毒已經兵臨香港城下,破城只在朝夕之間,使到人心惶惶,甚至想偷渡回內地避疫。本地農曆年後確診個案直指5位數,每日屢創新高,有些專家指出很快便會有以10萬計的港人染疫。
傳媒鋪天蓋地去報道不同的有關消息,當然是新聞工作者的專業職責,但內容是否完全真確和毫無遺漏,卻得不到保證,或許使部分「過敏」市民的心情產生不必要的負擔。幸好,中央政府最高領導人在緊急關頭,發出鄭重聲明,要動用全國之力去幫助香港渡過難關,可以謂「一言以安700萬人之心」。
香港在「大中華區」,即「兩岸四地」,在防疫工作上的表現敬陪末座,還出現目下災難型的危機,特區政府實在是責無旁貸。市民對有關官員的信心直插谷底,在醫療系統面臨崩潰的邊緣,還遲遲未有全面應對的方案,仍然循着小修小補的辦法行事,不免令人痛心。據聞在中央大力支持下,會有「全民強檢計劃」,希望在本文見報前,政府能夠具體作出明確的公布,使廣大市民有足夠的心理準備。
筆者在年假後恢復應診,見到人數增加,知道病人毋懼風險,也要外出求醫,當中有新症和舊病復發的,可見疫情對民眾造成的精神損傷是難以估計,最悲慘無疑是確診了仍然要呆在家中長期等候安排的人。香港居住環境擠迫,居家隔離,容易傳染家人,徒增身心壓力,構成人際間種種糾紛。
香港似乎不能效法武漢和歐美某些大都市,實行封城,以斬斷社區中的病毒傳播鏈,使到仍然需要上班的人士,有點人人自危的感覺,尤其是乘搭擠迫的公共交通工具時,倍增壓力,懷疑近在咫尺的陌生人是否一個帶菌者,彷彿有些像在《屍殺列車》的氣氛。這都反映了部分市民心理有過分緊張的態勢,可能是農曆新年未過,「第五波疫情」已經無孔不入,令人措手不及。
其實,在國泰機組人員犯規,將病毒帶進香港時,政府就應該實行最嚴厲的防疫措施,但竟然准許車公廟照常開放,黃大仙祠亦接踵重新讓善信入內祈福,間接令市民無意中鬆懈警覺,認為可以繼續如以往一樣到處拜年。
冷靜面對
現在市面上雖然未至於「風聲鶴唳,草木皆兵」,但大部分人都懷着沉重的心情,擔心自己和親人的安危,不知捱到何年何月才可以恢復正常生活。但是,筆者個人覺得市民可能有「集體性的焦慮」,未能清晰了解目前的困境。Omicron的確是來勢洶洶,但據全球報告,其殺傷力終不及它的前身,而港人的疫苗接種率因為疫情加劇,迅速飆升。或許疫情告急是一把雙面刃:一方面是令更多人「中招」;另一方面反而可以強化市民立刻接受注射疫苗的意欲。可見有關當局必須出盡全力,讓願意接種疫苗的市民「第一時間」獲得服務,這是長遠之計,亦是減低人們驚慌的直接方法。
相信經過傳媒廣泛報道,大家都知道在疫苗的保護下,患上重症和死亡率是極低的。可惜,老人和幼童的接種數字偏低,成為病毒吞噬的對象。所以當務之急是聯絡幼稚院和老人院,派遣流動接種隊火速前去為他們接種疫苗,避免這兩個脆弱的群組長期暴露在病毒襲擊的陰霾之下,希望我們整體的接種率盡快超過90%,達到「群體免疫」標準,直接減低染疫人數,紓緩公共醫療系統的負擔,使醫護人員可以騰空人手照顧重症病人,拯救更多生命。
經習總書記一聲令下,以14億人去支援700萬人,相信在資源上必定不會匱乏,問題是它們能否像及時雨一樣,適時準確地提供幫助。
困難應該是在於物資和人手都卡在某些樽頸位,而最能幫助解決問題一定是本地各大私人機構,例如:借出酒店房間作為隔離中心,讓出場地成為疫苗接種站、私家醫院不要再袖手旁觀,而應該審視有多少餘力去幫助政府。筆者對疫情會在年內受控,有樂觀的思想而不惜拾人牙慧,引用詩佛王維的名句:「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鼓勵全港市民要冷靜應對這次空前的災難,不要自亂陣腳,積極配合當局措施,齊首步向光明。當然在這段困苦的時間,我們要面對很多不同的挑戰,特別是精神壓力。筆者就上述的問題提出一些意見供大家參考,希望各位可以斟酌選取:
第一是「團結一致,同心同德」。現在追究政府在疫情安定時有否積極未雨綢繆,預早準備措施應對,已經是不合時宜!另外,有言論埋怨不聽從政府呼籲及早接種疫苗的人,是「助紂為虐」。現在疫情失控,互相指摘,不但無補於事,反而會重啟社會分裂。新冠病毒才是我們共同的敵人,大家應該捐棄前嫌,不要爭論誰是誰非,而集中所有力量,朝着逐步減低確診數字的目標進發,就先要把疫情穩定下來。
並肩同行
第二是「義(二)不容辭(遲)」。全部可以有用於抗疫的辦法,切勿再猶豫不決,而是要立即推行,特別是接種疫苗方面,不要像「瘦田無人耕,耕開有人爭」。政府必定要用盡所有能力,盡速為所有市民「打滿三針」,並為「第四針」作出適當的籌劃,做好關鍵的軟硬件配套,防止更新的病毒會死灰復燃。
第三是不要「三心二意」。現在的疫情接近「危急存亡之秋」,不容許有任何人為一己私利,心存僥幸,以為身處環境安全,害怕疫苗的副作用,而逃避接種,因為本地的接種率愈高,我們脫離病毒的魔爪就愈快,每個人都要放棄部分自由,為群體犧牲一下,應是公民的責任和情操。政府制定抗疫措施再不能舉棋不定,心猿意馬;而要有高的透明度和前瞻性,去挽回市民的信心。
香港近年遭逢逆境,經濟大受打擊,長此下去,外資撤出,不是危言聳聽,所以官民要齊心力挽狂瀾,維持我們「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不變。政府已及時推出270億的「防疫基金」,紓緩內部的經濟困難,救濟失業和倒閉潮的滅頂之災,是值得稱讚;希望各位負責官員,繼續努力為市民服務,不要給人有漫不經心,玩忽職守,甚至剛愎自用的錯誤印象。另外,受到直接影響的市民亦不必怨天尤人,歷來的禍患都是天災和人禍夾雜而成!全港市民自然會互相扶持同行,以壯大心理質素,去勇敢戰勝病毒,因為「We will never walk alone」(稍作修改自英超利物浦隊歌)。
撰文 : 陳仲謀醫生_香港精神健康議會召集人、香港精神健康促進會主席
[信健康] 疫情嚴峻要齊心,醫生資訊派上場!【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
(編者按:陳仲謀最新著作《疫時代精神海嘯》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