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家和COVID好好相處

倪明醫生 | 2022-02-24
第五波疫情勢如巨浪,了解COVID-19的全貌及大概走向或許可以讓人安心一點。(新華社圖片)

一個COVID-19第五波的巨浪打過來,好像所有人都懵了,包括政府和我們市民。資訊各種各樣,鋪天蓋地,確診數、初步確診、死亡人數、風雨中等待入院的一張張病床,看得我們心驚膽戰。

今天看了一位病人,他並沒有任何病症,只是來諮詢如果自己「中招」該如何處理,他和太太、工人還有一個兩歲的孩子一起居住,典型香港家庭。他對未來的恐慌和不知所措、在重複語句背後的重重壓力,就是疫情下人們最真實的寫照。

我相信很多接種了疫苗、本身身體健康的成年人都很徬徨,一旦確診該如何處理,除了衞生署要求在家自我隔離等待之外,具體該做些什麼呢?

獨自在家等待是非常難過的,無名未知的恐懼感不時會襲擊。保持鎮定,是真的很重要,但我個人對衞生署叫初步確診病人保持鎮定的影片的輕鬆語氣稍感愕然。COVID-19纏繞我們兩年多了,雖然每天都聽到,但如此大規模和如此近距離的接觸,對一般香港市民還是算首次,感到緊張害怕是再正常不過的了。不要說普通人,就連作為醫護人員的我們也會非常害怕。天天新聞聽到,但究竟這個病會怎麼樣?我們如何和這個病一起生活呢?當你了解這個病的全貌、大概走向,也許,可以讓你心安一點。

了解各種症狀

COVID-19新冠狀病毒就是一種冠狀病毒,人類已知可感染的冠狀病毒有7種,其中4種引起普通感冒,另外3種包括已經「清零」的SARS病毒、「中東呼吸綜合症」MERS病毒和這次COVID-19。病毒會不停的變種,為什麼呢?這就是物種本來自私的基因導致,它就是想生存,它就是想在這個地球上存活下去。所以,它們的目的不是殺死宿主,因為宿主死亡,病毒就沒有其存活機會。所以COVID-19可見的演化目的是靠近其他4種感冒病毒一樣,長久地在地球上落地生根,不管你願意或者不願意。

從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的資料看到【註一】,COVID的一般病情都是發燒、咳嗽、喉嚨痛、肌肉痛這種類似感冒的特徵,比較特別是失去味覺和嗅覺,小孩有時以腸胃症狀為主。一般接觸到病毒4至5天會發病,97.5%的人在11天內會發病。81%都是無症狀或輕症,14%需要入院,其中2%可能需要深切治療。這個數據的個案並沒有接種疫苗,疫苗的大量應用數據證明可以降低症狀和入住率、死亡率,所以,如果是有接種疫苗的,理論上輕症的比例更大。

一般康復過程因人而異,數日到兩三周不等,有些症狀,比如味覺、嗅覺異常,數個月也是常見。但一般急性類似感冒,過程多數幾日。現在香港流行的Omicron變種更多是上呼吸道的症狀。所以發燒吃退燒藥,6到8小時吃一次,保持水份很重要,身體脫水會嚴重拖慢康復,也會增加併發症機率。有燒一定要吃退燒藥,不僅可以退燒,還可以減少肌肉的疼痛,讓你覺得舒服一點,減少不必要的緊張,也能減少各個器官的需氧量。

喉嚨痛、流鼻水可以服用平時相應感冒藥。用熱水蒸氣吸入也是紓緩鼻塞、減少頭痛的辦法。腸胃情況如嘔吐腹瀉也最好盡早吃相應藥物治療,不要相信腹瀉可以排毒,這些症狀只會快速降低身體水份,進一步降低抵抗力。飲食方面還是以清淡為主,每天一個雞蛋已經可以提供全方位的營養,應以碳水化合物為主,腸胃能較好吸收。

建議患者休息

活動方面建議完全休息,停止一切工作和體力活動。新加坡衞生部建議72小時後再做一次快速測試,如果還是陽性,就繼續休息,不要做任何體力活動,保持足夠水份。當你驗到快速測試陰性了,就可以自由活動。按照香港衞生署的建議,在家自我隔離14天,並且自我檢測為陰性,可以視為不存在傳播風險,可以自由離開家居,但還是要確保社交距離。當然,如果你第14天的快速抗原檢測還是呈陽性,你就仍需每日檢測,直到陰性結果為止。

如果持續發燒,吃藥也不退,溫度一天比一天增加,可能需要尋求醫生意見或者入院檢查。而最常見需要入院的不是發燒症狀,而是「呼吸困難」,擔心肺炎。「呼吸困難」這個詞其實很抽象,每個人理解都未必一樣,有時緊張的時候你也會覺得呼吸極度困難。而我們這裏所講的是身體氧氣不足所導致的呼吸困難。多數COVID患者不是一開始就出現呼吸困難的,很多是症狀出現5至8天之後【註二】,簡單來說,就是在你平靜的狀態下呼吸次數增多。平時我們呼吸大概一分鐘12次,睡覺時會慢一點,小孩會快一點。如果平靜下來呼吸次數大過30,那就是呼吸困難了。還有現時市面上有些「血氧檢測儀」,夾住手指就可以知道血氧濃度,正常都是大於95%的,低於93%那就是缺氧了,如果有這種情況,最好盡快就醫。

衞生署的網站可以查看各種初步確診、確診後等資訊。提早預備所需物品,有備無患,預先請自己的家庭醫生給自己和家人開好「平安藥」,特別是小朋友,退燒、咳嗽、腸胃藥各種劑量不得馬虎,才不會遇事徬徨。

衞生署的「初步確診人士須知」當中建議的健康監測提到:輕症在家等待,你可致電醫管局熱線1836 115查詢,但當有呼吸困難或氣促、失語或行動不便、胸部疼痛等病徵,須撥打999或自行前往急症室。

我們不用喊口號「我們一定能戰勝疫情」,其實,從歷史上來看,人類哪次沒有戰勝疫情的?我們如何面對病毒,如何好好活下去,才是重點。

註一:Interim Clinical Guidance for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Confirmed Coronavirus Disease (COVID-19). U.S.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CDC). 6 April 2020.

註二:Gandhi RT, Lynch JB, Del Rio C (October 2020). Mild or Moderate Covid-19.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www.hkcfp.org.hk

撰文:倪明醫生 香港家庭醫學學院 

 

[信健康] 面對病毒如何是好,醫生資訊要留意!【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