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抗疫情的心理急救包

蘇瑞雯 | 2022-02-25
疫情引致的生活混亂,連日不停排隊等候強制檢測及結果,擔心自己及家人受感染,如果家中有長者、小孩或孕婦,心理壓力更為巨大。

這一波疫情來勢洶洶,大規模感染,醫療系統無法負荷,市民在生活、工作、學業等各方面再度呈現混亂狀態,出現不同情緒反應,在所難免。疫情引發逆境,面對疫情逆境,學懂照顧自己的心理狀態,維持身心健康也是自救方式之一。

雖然說我們已經抗疫兩年,不會再如兩年前般出現搶購口罩及廁紙等恐慌場面,但是兩年多的抗疫生活所引發的抗疫疲勞,甚至無法掌控的感覺,其實讓我們累積了很多情緒及心理壓力,容易為家庭及工作環境帶來衝突。究竟是選擇與病毒共存?還是動態清零?家中究竟應該準備多少儲糧?這些表面看似雞毛蒜皮的小事,原來都可以引發衝突。不要以為我誇張,這是求助者真實分享的內容。其實引發爭吵的是大家長久抗疫所累積的情緒,於是雞毛蒜皮一點小火也可令人「焫焫焫焫焫焫」着!

小心警號

疫情引致的生活混亂,連日不停排隊等候強制檢測及結果,擔心自己及家人受感染,如果家中有長者、小孩或孕婦,心理壓力更為巨大。工作上,有人可能面臨突然失業或開工不足而手停口停。仍然工作的則可能因為WFH而引發家庭問題,至於留在辦公室工作的亦曾經求助說因為公司有高層不喜歡戴口罩但卻投訴無門而令同事人心惶惶兼憤怒!長期身處於這種不安、不確定的環境,而且不知何時完結時,有機會產生不同情緒如:驚慌、恐懼、無奈、無助、不安、焦慮、擔心、混亂、煩躁、憤怒等。

如大家發現一些生理或心理反應,例如:持續失眠、心跳加速、血壓急升、突然缺乏耐性、容易發脾氣、無法集中精神、非常焦慮及抑鬱狀態,而且情況持續及有惡化跡象時,這是身體響起的警號,請好好照顧自己的心理需要。

當大家發現自己或家人出現上述反應,甚至可能容易「焫」着時,請先停下來、深呼吸,先讓情緒安定下來,以同理心,亦即將心比己,彼此嘗試接納及了解為何大家會有這些情緒及反應,再嘗試慢慢把這些情緒疏導出來,互相理解及支持。雖然限聚令下大家要減少外出,但請繼續和家人及朋友,透過電話或視像,保持聯繫,閒話家常,避免讓自己陷入孤單狀態。

注意作息

與此同時,建議留家抗疫也盡量維持日常生活作息時間,亦可利用這段待家時間當作休息,重拾個人興趣如藝術創作、煮食、閱讀、簡單家居運動、瑜伽、看劇、聽音樂等,這些既可以消磨時間,亦可以減壓放鬆。

另外,大家每天也會從不同途徑接收大量疫情訊息,如果發現自己已經負荷不來,嘗試讓自己稍為遠離資訊,每天選擇特定時間及正確渠道,接收必須知道的抗疫資訊。

如果大家發現自己或家人的情緒問題持續加劇時,請立即尋求專業支援!我相信香港人,無論任何時候都可以發揮互助互愛精神,一起努力維持健康身心,面對這場疫境逆境!

作者為註冊藝術(表達藝術)治療師

[email protected]

 

[信健康] 留家抗疫要常作息,自癒訊息派上場!【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