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中醫辨證論治新冠後遺症
根據港大醫學院最新模型估算,截至14日香港已有358萬人感染新冠病毒,至5月中將有448萬人受感染。即使感染人數如此眾多,由於死亡率較低,症狀較不明顯,不少人輕視之為「普通感冒」。
可是,以筆者的臨床診斷經驗,不少康復者開始出現不同的後遺症,情況令人擔憂。最近,一個求助個案就是好例子,該名男病人2月8日上呼吸道感染發燒,食了西藥退燒,2月12日獲通知確定為陽性,期間服食西藥及維他命,2月16日快測轉為陰性。不要以為雨過天晴,自此這位康復者飽受困擾,除了感到非常疲倦外,其他症狀包括難以入睡、難集中精神思考,經常頭痛、頭暈、緊張……這些都是「腦霧(Brain Fog)」(認知功能障礙)的症狀。原因是病毒入侵神經系統,影響意識及大腦。
餘邪未清
須知道,快測轉陰性不等於完全康復,即使是臨床康復也並不等於完全康復。因為雖然患者已轉陰,但體內殘餘病毒的蛋白質仍刺激身體免疫反應,導致各種慢性發炎,損害各器官及組織。
在中醫角度,康復者餘邪未清,痰濕毒滯留機體而致氣機不暢,或氣滯血瘀,或五臟六腑陰陽虛損,正氣未恢復。在新冠康復者當中,常見後遺症包括:呼吸道、循環系統、神經系統、消化系統 甚至皮膚症狀等,而最難醫治的是如「腦霧」的神經系統後遺症。
感染新冠病毒屬於中醫溫病學的濕熱疫毒和寒濕鬱熱。根據中醫的辨證論治原則,康復者出現後遺症多見於,陰虛夾濕、氣陰兩虛、濕熱內蘊、痰濕蒙竅等幾種證型。
衞氣營血
現存最早的傳統中華醫學著作《黃帝內經》首先提出了衞、 氣、營、血的論述。至清代,葉天士結合自己的實踐經驗,在《溫熱論》中將衞氣營血作為溫病的辨證綱領,用以分析病情淺深輕重及其傳變規律,將溫病的發展過程概括為4類不同證候,並提出相應的診治方法。
簡單而言,衞分證常見於外感熱病的初期,是溫熱病邪侵犯肺與皮毛所表現的證候。氣分證則是溫熱病邪由表入裏,多由衞分證轉化而來。這兩個階段的常見症狀為發燒、咳嗽、咽痛、怕冷、頭痛……
營分證為溫熱病邪內陷營陰的深重階段,病位多在心與心包絡。以營陰受損、心神被擾為特點。血分證為邪熱深入血分而引起耗血動血的證候,是溫熱病發展演變過程中最為深重的階段。累及臟腑以心、肝、腎為主。其臨床特點是:身熱、躁擾不安或神昏譫狂……在營分症、血分證階段,常見症狀為高熱、神昏、煩躁、抽搐、斑疹……
西醫認為,病毒侵犯部位由淋巴系統、支氣管、氣管、肺部等,再深入至循環系統、心臟、大腦、神經系統等,從而出現不同的症狀以至後遺症。當前面對棘手的後遺症,中醫辨證論治是很有效的治療手段,相信在未來數月一定可以累積更多的數據支持中醫藥有效治療新冠後遺症。
作者為註冊中醫
[email protected]
[信健康] 中醫論治新冠後遺,醫師貼士派上場!【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