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補有無

顧小培 | 2022-04-28

早陣子,香港第五波新冠病毒肆虐如火如荼之際,一些大型商場的美食廣場中曾見到有人流連,為的是等候吃「二手飯」。當其時,很多地方封鎖隔離,商舖難以開啟營業,為的是入不敷出:賺來者,不足以繳付經常性開支。很多因而寧願暫時歇息。於是令不少全賴日薪維持生活的勞動者頓失生計。然則肚皮是十分現實的,餓了總需進食。別無他法之下只好放下身段,在食肆中找機會果腹:碰到有人離座桌上尚餘殘羹剩飯,趕快趨前啖之。遇到有人持手機訪問,進食者坦然說:這樣做只不過是人棄我取,沒有什麼不對,我也全不介意。

反過來說,一些商戶將賣不去的食物一股腦兒銷毀,那才真的是暴殄天物。大型超市曾看到一些即食時鮮貨品,在休市前的最後一段時間減價促銷,減幅並不大。關門時,有職員拿着一個大垃圾袋,把所有剩下來的食物逕往袋中扔;相信它們難逃被丟棄的命運。營商者這樣做,自有其苦衷;正所謂「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請莫怪我類似婦人之仁,那委實是太浪費了。

不過,聽說有心人孜孜不倦地提供一己之力,從街市、食肆、餅店等地,搜羅這些剩餘物資,集中呈獻給有需之人取用。那自是濟世的善舉。關鍵是,須有這些「中間人」甘願無償地出心出力,過程中仍需有物質方面的協助,例如物流渠道、工具,物資的集散地,以至小量的「燈油火蠟」支出等。

以打麻將為例。上家有一隻無用的牌,須把它丟掉。若下家剛好有此需要,可以上牌。於是各適其適。化學上,鈉有一粒「多餘」的電子,而氯就剛剛欠一粒電子。於是,鈉離子慷慨地把這粒電子「送」給氯。鈉與氯「埋堆」之後,大家都很適意。這個鈉與氯的化合物,便是我們日常的食鹽。這種化學作用屬一般「無機」的化學;尚有「有機化學」,牽涉到「碳」的廣泛化學作用。

碳元素的「穩定」數目是8,單獨存在時有4粒電子,故非常「囉囉攣」。它有三個選擇:第一,放棄全部4粒;第二,想辦法去搶4粒回來,成為「完美」的8字數;第三,把自己的4粒與另一碳原子一起組合,令大家都能「享受」8粒電子的穩定狀態。「有機化學」中研究的,絕大部分都是有關碳如何與其他的元素「埋堆」,互相利用它這4粒電子,彼此共同分享。

 

(編者按:顧小培最新著作《樂活知食 踢走都市病》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