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流止寒溫 生不同氣味

余志方 | 2022-05-09
中國古代的人對水有很多獨特見解。

人每天都需要喝水,然而一般人對水的認識有多深,實在是一個有趣問題。李時珍《本草綱目》說水,「其流止寒溫,使氣產差異;甘淡鹹苦,致使味有所不同。古人分析九州水土的特性,用來辨別當地人的美、惡、壽、夭。水為萬化之源,土為萬物之母。飲資於水,食資於土……」。
這段話清楚指出,流水和止水不僅有別,而且水亦有不同的「氣」,也有不同的「味」。不同的水土特性,會影響人體健康好壞以至生命壽夭。可以說,水,其表面背後大有文章。
一般人或許認為,流水與靜水沒有分別,但(唐)孫思邈《千金方》人參湯,指明須用流水煮,若用止水煮,則湯不驗,沒有效用。流水與止水的分別,宋人做過一個「實驗」。沈括在《夢溪筆談.補筆談卷三.藥議》記述,「予嘗見丞相荊公(王安石)喜放生,每日就市買活魚,縱之江中,莫不洋然;唯鰌䱇入江中輒死。乃知鰌䱇但可居止水,則流水與止水果不同,不可不知。又鯽魚生流水中,鱗白而味美;生止水中,則背鱗黑而味惡,此亦一驗」。用鰌䱇魚在流水與止水中的死活,以及鯽魚在流水與止水中生長的不同變化,實證流水與止水兩者有別,不宜混而為一。
《本草綱目.水部.流水》集解闡釋,「流水者,大而江河,小而溪澗……其外動而內靜,其質柔而氣剛,與湖澤陂塘之止水不同。」誠然,不同的水含不同的物質,但關鍵更在於水的「氣」。什麼是水「氣」?水「氣」是推動水內部運動的能量,「氣」愈足的水,就是活水,而非死水。
李時珍記載涉及藥食的水有43種。不同的水,有不同的味。如雨水,氣味鹹,平,無毒。立春雨水,其性質是自然界春始生萬物之氣,故可煮補中氣不足、清氣不升之藥;露水,氣味甘,性平,無毒。露水秉承秋肅殺之氣,宜用之煎潤肺的藥,以及調治疥、癬、蟲癩各種散劑。
種類繁多
談到把水搞「活」,《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並治》闡述製作一種「甘瀾水」,「發汗後,其人臍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主之」。當用發汗方法治太陽病後,病人肚臍下有跳動的感覺,是奔豚病要發作之狀,可服用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該方以茯苓為君藥,桂枝、甘草及大棗組成,作者特別提出要以甘瀾水煎藥,「上四味,以甘瀾水一斗,先煮茯苓……」,其製作方法是,即把二斗乾淨、燒開並放涼了的水,放在木盆上,用木勺搯起,再倒下去,反覆多次,直至看到水面上有很多水珠滾動追逐,便可用這「甘瀾水」來煎藥。
很顯然,古人不知道──用現代科學來理解,水是由水分子組成,每個水分子並非單獨存在,而是以分子鏈連結起來。把水搯起再從高倒下,反覆多次,把大分子鏈打成小分子鏈。小分子的活躍性更強,水的通透性和滲透性亦更高。
對於用甘瀾水來煎藥,中醫醫家有兩種解釋,其一為把水搯起再倒下,使揚起的水變得柔和而無過度下沉之力,從而不助下焦水飲之邪,並加強了茯苓利水消飲之效;另一種意見認為,本證屬奔豚上逆,藥方要求先煎茯苓,使全方滲泄下行之力較強,但惟恐藥力不能顧及上焦,故把水揚作甘瀾,以減緩其下趨之性,使藥力若干部分流連於上焦,從而發揮藥方整體的效用。水味本鹹,揚之反甘,加上小分子鏈條結構的水,活躍性和滲透性更強,水氣更足,有助此方藥性發揮功效。
至於日常食用的水,當然宜選取活水,按茶聖陸羽的標準,最好為泉水,但是否泉水或井水一定對每個人都好,卻又不能一概而論。譬如井水,大部分偏寒偏陰及偏沉下。在冰箱雪櫃於民間未普遍應用時,普通人家把買回來的西瓜,多沉放到井水之中進行「冰凍」。井水這種偏寒偏沉降的屬性,用來配合滋陰、潤燥和沉降的藥進行藥治,是適合的。不過,體質偏虛偏寒的人日常喝,恐怕身體會受到陰寒之邪所損,有害無益。
軟硬之別
另按現代水「硬度」標準,則有軟水硬水之分,而硬度則取決於礦物質的含量,尤其是碳酸鈣和碳酸鎂。世界衞生組織以碳酸鈣含量作為水硬度的基準,並分為四類,即「軟水」、「稍硬水」、「硬水」及「超硬水」:以每公升的水計算,碳酸鈣含量少於60毫克,稱為軟水;60至120毫克,稱為稍硬水;120至180毫克,稱為硬水;而大於180毫克,則為超硬水。煲水後,若發現煲底有一層白色水垢,這層白色水垢便是碳酸鈣,所煮的無疑是「硬水」。根據香港水務署公布的資料,香港食水中的鈣和鎂含量偏低,是為軟水。可以想像,若水內含礦物質很多,不排除體內慢慢形成結石,所以,硬水不宜長期飲用。
現代城市人要喝一口自然界的泉水或井水,無異強求,而且泉水或井水也不必然對每個人身體都有益而無偏。但是,把軟水燒開,再把雜質沉澱,喝下肚子裏,是安全健康食用之道。
萬物起源於水,中醫醫家認為,水為萬化之源。天一生水,地六成之。所以有天水地水。不同的水又有不同的氣味。李時珍清楚指出,「水去則營竭;穀去則衞亡」,人體營衞二氣一失,則生命便告終結。至於兵家對水的認識,又總結出「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趨下;兵之形,避實而擊虛。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敵而制勝」。水因地形高低而制約其流向;用兵則根據敵情而制致勝之策。也許現代人對水的認識,反不及對石頭的知曉,尤其對鑽石的了解。
撰文:余志方

[信健康] 認識不同水質,中醫資訊派用場!【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