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福之考終命

勞思傑醫生 | 2022-05-13
香港已是著名的長壽之都,但求「生」並非只求歲數,還要活得美滿。(法新社圖片)

《禮記.禮運篇》裏記載的「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提醒大家人與人之間的愛與關懷。
今日的香港,先有童樂居幼兒受虐事件,後有疫情下長者蒙難的慘況,聞者無不心酸。醫者父母心,往往感同身受。唐代名醫孫思邈早在他寫的《大醫精誠》中亦提到,醫者應有的品行:「……先發大慈惻隱之心,誓願普救含靈之苦……」
在當今極速高齡化社會裏,現代的醫療體系,可真的為普羅大眾做到老有所終嗎?
之前提到《尚書.周書.洪範》,曰有五福。一曰壽,二曰富,三曰康寧,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終命。
「考」字與「老」字同義,按甲骨文、金文均像僂背老人扶杖而行之狀。考終命是「能終生佼好以至於老」,即安康、逸樂以至於老,包括不暴死、夭死、凶死等等。驟眼看來,對我們普羅大眾來說,並非不無難度。
在寧養紓緩醫學角度來看,可與西方的quality of life(生活質素)與good death(善終概念)相互參照。兩者定義頗為廣泛,因人而異,各人看法不同。外國文獻不乏對good death的大型研究,有一份總結36項近五千參與者的報告,羅列出不少於以下11個範疇:
1)離世過程之意願;
2)免於痛苦;
3)情緒;
4)宗教靈性;
5)圓滿人生;
6)治療意願;
7)尊嚴;
8)家庭;
9)生活質素;
10)醫患關係;
11)及其他等等。
但安辭離世過程中,病者往往不是唯一「持份者」。家人普遍對生活質素及尊嚴看得較重;病者對宗教靈性上的重視比家人為高;醫護人員在治療過程中對圓滿人生、醫患關係及生活質素則較少注重。中國倫理、文化、宗教於善終之考量當然不會盡同,但亦應有共同之處。
善活善終
以下個案或可令讀者更深入參詳。一位與家人移居台灣的九十餘歲老婦一向積極面對人生,雖患上認知障礙,但一年前還可表達意願接受胃鏡檢查。最近心血管栓塞,醫生與老婦子媳商量,生死要作抉擇。子媳鑑於母親生命力一向頑強,選擇了心血管植入支架手術,撐住了3條心血管。
但老婦不幸逃不過dependency cascade,臥床不起,需要鼻喉餵飼,住進長期照護病房,已不再認出親人,並意識昏亂屢次拔喉需要約束。
孝順子媳顧及病者生活質素及尊嚴,並因新冠疫情不容探訪,在諮詢了醫生意見後,毅然決定放棄插喉餵飼,接母親回家與家人一起。子媳不畏困難,替慈母妥善安排人生最後一段路程,希望她安詳離世,孝心最值得表揚。
但居家安辭談何容易,照顧者必須得到醫療團隊全力關顧支援。每一種治療都有其副作用及後遺症,家屬在替老人家權衡利弊時,內心掙扎自不用說。若長者在清醒時早訂立了預設醫療指示,過程便應容易許多,治療意願可明確表達。每個晚期病患個案裏病者及家屬都有不同考慮,應當受到尊重。
香港地小人多,居住環境狹窄,社會生活大多已轉核心家庭模式,長者入住院舍率遠高於全球其他地區,而九成以上老人要在醫院離世。
居家終老,ageing and dying in a place of choice,已非一般大眾市民可奢望;主觀及客觀因素與障礙繁多,有待日後再與讀者探討。
醫養結合
至於醫養結合,絕對是可積極探討發展的一個方案,以處理日益老年化社會的燃眉之急。醫養結合,如能無縫銜接,將現代老人及紓緩醫學,與傳統社區養老模式聯繋,優化資源及人力配對,減少服務重疊或分離,定可提升全方位老人服務水平。怎樣結合,亦可參照探索不同模式;醫養並重,以醫為基礎,或以養為核心,並或多管齊下,可配合香港及大灣區優勢發展。
醫養結合亦漸成國際趨勢,在國內外華人社區已有多處推動。不同年紀階段的長者有不同的醫養需求,由健康管理以至臨終關懷。
醫療服務應延伸至社區基層與家庭,以達居家安老目標。養老機構亦需配合市場需要,在醫療及防疫設施上應鞏固增強。安老需要多元化、跨團隊、一條龍服務,讓長輩們可盡享天年,長壽而終。
《孟子.梁惠王上》裏的經典名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描繪了孔孟思想裏的大同世界及理想社會。
長幼共融,壯有所用,照顧者有所支援而發揮效能,豈不就是我們香港努力締造期盼的烏托邦?香港男女人均壽命名列世界第一,值得感恩自豪,但求「生」亦非只求歲數,在尋找每一個人生的意義歷程中,希望大家都各有體會,活出各自各的精采。
撰文 : 勞思傑醫生_香港醫學組織聯會榮譽會長、老人科專科醫生

[信健康] 如何迎向老有所終,支援資訊派上場!【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