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支撐造成的空間

顧小培 | 2022-05-17

為什麼我們的鼻孔分作兩個?對於這問題,有人提出兩種答案。

第一,如果患上傷風感冒,往往有鼻塞之情。當此處境,兩個鼻孔可以互補:一個塞了,尚有另一個可以用。這個解釋十分牽強。以身體整體的狀況來說,偶有缺失是不能避免的,亦可以發生在任何部位。比較上,傷風感冒鼻塞乃是雞毛蒜皮小事,也不常有;縱使鼻的通道中有障礙,除了想辦法將障礙清除,尚有口可以備用。哪須勞動到進化之功去創立結構性的設計?況且「加多一個出入口」並不能徹底解決困難。兩個鼻孔都塞了又該怎麼辦?又,何不增至三個或更多?

另一個想法牽涉到嗅覺。有人認為,正所謂「眼觀六路,耳聽八方」,鼻子也應具備辨別氣味來源的功能。所以須有左右兩個孔,俾能作更準確方向的評估。這種說法太看得起鼻子了。一般探索「氣味從哪裏來」的方法,乃是移動身軀或起碼轉動頭顱。靜止不動的兩個鼻孔是無法勝任的。單憑它們,無補於事。

不妨以木屐作比較。屐上前方有帶,以供腳伸進去。日本人的「下馱」,也就是所謂「人字拖」,用的不是寬帶,只是兩根繩狀的物體,在大足趾與它旁邊的腳趾之處會合,再在會合點下方加上支撐之物,做成兩個很方便套進去的孔道。兩個鼻孔中間的「鼻中隔」(Nasal septum),正可以發揮這個功能。

所以,與其說鼻子中有兩個出入口,更貼近事實的說法是,為了令鼻子達致「通氣」的功能,須以「鼻中隔」將其中的結構撐起來,從而造成兩個洞。鼻孔之所以有兩個,原是附帶形成之後果,並非主要的既定目標。

試看《老子.第十一章》中說的「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古時木車車輪的中心點有一個圓形的小木圈。在這小圈的外圍,設有三十根支柱,以輻射狀向外延伸,再連接上輪邊的一個木製的大圓圈,從而構成一個內外有圓圈的大車輪。這樣子設計的輪子,旋轉不休,能擔當任重道遠的負載去到目的地。三十輻的每一根都很重要,總體作出支持。它們之間卻是空無一物,三十根支柱形成三十個孔洞。

又如繪畫。中國繪畫技術之一是「留白」,以空白作適當的表達。具體應用於水流,尤其是瀑布:以其周邊的景象襯托,完全不落墨,藉之而烘托一個煙波浩渺的境界,無墨勝有墨,予人以想像之餘地。

 

(編者按:顧小培最新著作《樂活知食 踢走都市病》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