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凌駕腦

顧小培 | 2022-06-02
本來,情感是感覺的一種,屬腦中的活動,與心臟無關。但我們若有情緒上的波動,每每可以捫心察覺到。可能這(腦中的)活動能夠直接影響血液的運行,尤其是運行的速度,於是產生「肉體上」(physical)的衝擊。

中外對世間事物,往往有其特殊和不一般的看法。以花為例,西方文化中的水仙花(Narcissus)源自希臘神話一個英俊少年的名字,音譯「納西瑟斯」。他生得十分美麗,本身卻從來不知道。直至有一天,他在池水倒影中看見了自己俊美的臉,從而深深的愛上了自己的容貌,不捨得不看,也就不願意從池塘邊離開,終於憔悴而死。在心理學中,自戀症(narcissism)以他為名。
在中國,水仙花是大眾喜愛的室內擺設,尤其是在農曆新年的時候。宋末元初詞人周密比喻它是「湘娥再現……凌波路冷秋無際,香雲隨步起」,北宋詩人黃庭堅形容它「水沉為骨玉為肌」,視之為「歲寒伴侶」,但其背後並沒有像希臘神話般的遐思。
另一個亦「借水開花」的植物是「蓮」。北宋理學家周敦頤的《愛蓮說》最能表達中國人對這花的推崇,形容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說它是「花之君子」。在亞洲其他地方,例如印度,蓮更被視為聖花。西方人卻沒有這種情懷。
不過,在另一些範疇,中外卻不約而同地展現了令人驚奇的相類觀念。其中最不可思議之一是有關心臟的功能。
心臟只不過是一個能發出動力的器官,內中的結構主要是肌肉。它像一個泵,功能是推動循環系統中血管內的血液,從而產生物流的作用,為身體所有器官組織提供氧份及營養,同時也協助身體移除代謝後的廢物。
但不論是中外,舉凡牽涉到感情的事物,都不約而同出動「心」來形容。中文有「傷心」、「痛心」;英文有broken-hearted、heartache。
心臟不會思想,但中文作為象形文字,有很多與腦的操作、情感、精神活動以至形於外的字,都與「心」連在一起。這些例子多不勝數。有如憶、念;悲、惱;忍、恒;慟、怒。
若追本溯源,不妨看一看「思」這個字:下面是心,上面是「囟」(不是「田」,寫成「田」的樣子,是隸書之後才有的變體)。「囟」是什麼?乃初生嬰兒的頭頂前部。廣東人俗稱「腦筍」中的「筍」字,正寫就是「囟」。
本來,情感是感覺的一種,屬腦中的活動,與心臟無關。但我們若有情緒上的波動,每每可以捫心察覺到。
可能這(腦中的)活動能夠直接影響血液的運行,尤其是運行的速度,於是產生「肉體上」(physical)的衝擊。

(編者按:顧小培最新著作《樂活知食 踢走都市病》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