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吃海蜇「清熱化痰」

李思齊教授 | 2022-06-21
現代研究表明,每百克海蜇含有蛋白質12.3克、鈣182毫克、碘132微克,以及豐富的維生素類、煙酸、磷、鐵等。現代醫學研究發現,海蜇還有擴張血管、降低血壓、降低心肌收縮力等功效,可用作降血壓之類的食療方。

炎夏快來,宜吃海蜇。海蜇,古稱「海䖳」,是一種可食用的水母。作為一款美味的海產品,在中醫看來,海蜇還是「清熱化痰、消積化滯」的「妙藥」,有助緩解咳嗽痰多、消化不良等症。
水母外形似降落傘,傘下有許多有毒的觸手,其最大者觸手可長達10米。水母是無脊椎腔腸動物,沒有心臟、血液、大腦、鰓、骨骼和眼睛。對此,古人早有認識,如晉代《博物志》有載:「東海有物,狀如凝血,縱廣數尺方圓,無頭目處所,無內臟,眾蝦附之,隨其東西」。
《本草綱目》也道:「(水母)大者如床,小者如斗,無眼目腹胃,以蝦為目,蝦動蛇(即水母)沉」,說的正是水母的獨特身體結構。
由此可見,古人還認為,水母無目,以蝦為目。這說明古人已發現水母與小蝦,形成一種互利共生的關係。小蝦寄居在水母傘部的皺褶裏,以水母為保護傘,同時,也充當水母的耳目,遇有危險,便會警醒水母躲避。
海蜇作為巨型可食用水母,按產季,可分為春蜇和秋蜇。海蜇,又叫鮓魚、古鏡、海僧帽等。
中醫認為,海蜇性平,味甘、鹹,入肝、腎、肺經。其功效在醫藥典籍中,多有記載,如《醫林纂要》載:「(海蜇)補心益肺,滋陰化痰,去結核,行邪濕,解酒醒酒,止嗽除煩」;《歸硯錄》則稱海蜇為「妙藥也」,可「宣氣化瘀,消痰行食不傷正氣」;《本草綱目》則稱海蜇「主治婦人勞損、積血帶下」等。
總而言之,中醫認為海蜇有清熱解毒、化痰、消積、潤腸等功效,在中醫臨床上,常用於清熱化痰、消積破滯、祛風止痛、解毒散結、催乳止痛、補益強壯、潤腸通便等。
現代研究表明,每百克海蜇含有蛋白質12.3克、鈣182毫克、碘132微克,以及豐富的維生素類、煙酸、磷、鐵等。現代醫學研究發現,海蜇還有擴張血管、降低血壓、降低心肌收縮力等功效,可用作降血壓之類的食療方。
最有名的海蜇食療方,要數傳統古方「雪羹湯」,出自清代名醫王子接所著的《絳雪園古方選注》中,有清熱化痰等功效,其方為:「大荸薺(即馬蹄)四個,海蜇一両(50克)」,這兩樣加水,武火煮沸後,再文火煮一個小時左右。
其中,馬蹄也有清熱、化痰的功效,兩者同用,可謂清熱化痰良方。現代中醫也常用此方,輔助治療高血壓、消痰化積等。
此外,民間也常將海蜇和蘿蔔一起食用。蘿蔔也有輔助治療咳嗽痰多、消化不良等,將150克蘿蔔和200克海蜇搭配食用,也可使兩者清熱化痰、消食化積的功效,相得益彰。
海蜇還有一大特點,它雖為海產品,嘌呤含量卻極低,每百克海蜇僅含4至5毫克,還沒有大米的嘌呤含量高,因此,痛風患者也可食用。但眾所周知,新鮮海蜇有毒,須用食鹽和礬水浸泡去毒,此外,新鮮海蜇也可能會有嗜鹽菌等致病菌,因此,生食涼拌海蜇,需要注意。
作者專研宮廷秘方
研究員:文芊

[信健康] 夏季食用海哲能清熱,中醫資訊派上場!【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